我校正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公众号推出“审核评估学院育人巡礼”系列专题,分享各学院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问题与挑战,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院简介
文学院是济南大学建制最早的学院之一,拥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师范类本科专业,广告学、广播电视学两个新闻传播类专业,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和出版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在校本科生1900余人,研究生近300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40人,拥有一支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齐鲁文化英才为代表的教学科研队伍;先后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师院校教师奖、山东省优秀教师奖、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近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各1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部级教研教改项目8项,出版、参编教材20余部。专任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千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含重大招标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8项,其它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奖并一等奖。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100余项。
一、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机制发挥实效
党建引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研讨和集体备课,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一方面,坚持面向产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大纲,落实到相关教学内容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另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落实,探索通过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元方式,评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坚持“评价-反馈-改进”的思路,提升课程思政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全过程培养,贯彻学业导师制度
自2014年学业导师制实施以来,学院已形成了任课教师、学业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四位一体”的学生培养责任体系,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培养。学院选聘具有良好师德师风、为人师表、治学严谨、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学业导师,根据学生的生涯规划、年级目标和兴趣爱好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制指导方案,以集中学习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业关怀,学业导师覆盖率达100%。辅导内容涉及科创项目和赛事、学术研究、考研、考公、出国留学、就业、实习实践等诸多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
多年来,学院学业导师团队辅导学生在“师范技能提升”“经典诵吟”“广告策划创意”“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和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导师制团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多主体育人,专业教师、学工队伍与行业导师协同育人
明确职责分工,深化产学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聘请中学一线教师、新闻媒体和文化传播公司工作人员担任行业导师,深度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环节,定期开展行业讲座与培训,共建实习基地,将行业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
二、弘扬师范传统,探索师范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
守正创新,用经典涵养品德
借鉴传统书院教育模式,学院于2006年创办“舜耕书院”,针对学生“思辨智慧不足、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提出回归经典,通过经典阅读涵养品德、培育创新性思维的主张,并身体力行。一是从理论上探讨书院品格与大学教育的关系、经典阅读与书院教育的关系、经典阅读与自主学习的关系等。二是围绕经典阅读,制定“百部经典阅读”计划,创设国学原典、现代经典、红色经典、外国名著等阅读板块,遴选各领域有专长的教师担任导师,负责选定书目、解难释疑。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导师和板块,每两周研读一次经典作品。三是采用“共同研习、问难论辩”的阅读方式,通过“共同研习”,密切师生关系,学生从经典中、从导师身上感悟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家国情怀;通过“问难论辩”领会经典的原创性和批判性,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
课用合一,以应用检验教学
为保障学生学有所用、学而能用,学院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组织开展“舜耕书院”系列学术报告会、中华经典诵读大会、普通话大赛、年度辩论赛、“青笋剧团”等活动;加强“挑战杯”等赛事指导工作,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支教、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与学、学与行结合。二是将比赛贯穿教育实习全过程。实习前邀请专家示范讲解要点,实习中分项开展“三字一话大赛”“微课制作大赛”“模拟课堂”“说课”活动,实习后组织实施师范生从业技能比赛,以比赛引领实习、检验实习、促进实习。
文史交融,培育“一专多能”型师范人才
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师范类专业,2023年全面启动了汉语言文学第三级认证和历史学第二级认证筹备工作,改革教师教育类课程,增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经典研读、历史文化研究、文学创作等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素养;以师范技能大赛为抓手,培养语文、历史学科“一专多能”型师范人才。
三、坚持以本为本,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教学成果突出
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先后完成省部级、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20余部。
在专业建设方面,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辐射带动新闻传播学、历史学学科专业发展,探索“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双规格局,实现两大学科门类并行高质量发展是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思路。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济南大学获得“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财政支持的十大专业之一,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2024年完成师范专业认证中期检查。广告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建成数字化创意传播微专业并开始招生,打造8门核心专业课程,为学生原有专业叠加新媒体环境中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创造性传播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跨学科交叉融合与个性化发展。
在课程建设方面,获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校级一流课程9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
在教师教学方面,专业教师获第三届山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副高组)1项、山东省第一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3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3项、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及等级奖若干;1人获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获校级“教学名师”、3人获“优秀教学奖”、7人获“青年教学能手”;建成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6项;1个教研室1个教学团队获评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文学院近年来所获的部分省部级教学奖励及荣誉
育人成效显著
近五年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作文大赛、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山东省微电影大赛、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美好山东”短视频大赛等科创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560余项,学生在主持各类科创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方面也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2023年,学院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二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优秀奖3项、省级奖33项,获山东省师范技能大赛高中组一等奖1项、初中组一等奖1项、小学组一等奖1项、其他等级奖4项,获山东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组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中华吟诵特色学校组二等奖1项。
文学院学生参加科创和学科赛事屡获佳绩
撰稿:刘水清 审核:孔翔 终审: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