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影音专区 >> 悦读 >> 正文

读水浒看宋江(三)

2012-04-12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文人看似自由潇洒,但这背后,凝了太多的沉重与无助。他们只会评议。一本厚重的历史大书知夹杂了他们的怨言、忠言和猛言。我并不赞成他们舞起大刀砍下蛮夷统治者的头颅,我只希望他们所向往的宋江的道路,是一条坦途,而不是因他们走向蓼儿洼的道路。李逵说:“皇帝也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但宋江受到的封建教育毕竟与李逵天真爽朗的本性不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报效朝廷,用看不见的仁义来普度众生。直到被宋朝廷赐了毒酒,他依然对李逵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他临死前怕李逵造反,“坏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亲自给自己的兄弟李逵下了毒药。不能说如何卑鄙,我们只能感叹封建时代思想炼狱的恐怖,不解于107名文韬武略之士对宋江的顺从。

其实,他们顺从的宋江是历史上的那个宋江。《宣和遗事》上的宋江不过是一介武夫,或许与李逵相似。他也曾以农民起义的方式救人民于水火。他走的是农民的道路,水泊梁山上的那些好汉怎么会不支持他呢?

但由于文人的道路比农民的道路更艰险,于是作为文人的宋江更需要农民的支持,也只能依靠农民们不可思议的顺从去瓦解宋王朝一次又一次的强攻,为最后的尽忠赢得砝码。靠麻木的农民去杀戮非麻木的农民——这只不过是宋江的梦。宋江走入了一条越来越窄的死胡同找不到尽头,他哭了,他头上的光环黯淡下去。当鲁智深、李逵他们离去时,仁义又有何用呢?

招安,一个不可思议的童话;替天行道,一面当风抖动的小旗。蓼儿洼的风奏一曲悲歌,宋江,成了历史的牺牲品。

文人们在无助地彷徨、迷茫。农民们也被一次次地失败磨平了棱角。黑夜如同怪兽匍匐在神州大地上,伸出黑暗的爪牙,罩得大地不见一丝生气。然而数百年前的黑暗无法理解这个道理——黑夜虽漫长,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事实。

走上宋江道路的踯躅者,踏上李自成道路的失败者,在无奈中都将看到微茫的希望。梁山的坳子里,也终将孕育出照亮人间的朝阳!

死亡不是我们的归宿

悲哀更不能解决问题

只有行动,

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朗费多《生命赞美诗》

(责任编辑:杨冬妮)

上一条:献给   我的宾妮

下一条:读《水浒》 看宋江 二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