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孟子见梁惠王》有感
20100802030王莹
通过学习《孟子见梁惠王》,我不由的想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纵看诸子各国,贤德之士纷纷为民生谋求福利,四处游说,孟子作为当时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家,所持的操守和所怀的抱负更是处处为百姓。拜谒梁惠王时,主张仁义利国,而利益更是随之将至。若想富国强兵,对求贤若渴的梁惠王来说,采纳孟子的观点则是百利无害。
虽然梁惠王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策略,但是仍然给我带来不少的感触。民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这句话可谓家喻户晓。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居高位者自然可以高枕无忧。若百姓衣不蔽体,饥寒交迫,庙堂之上若仍昏庸无治,则国家危在旦夕。放眼远处,仁义之道关乎国家安定兴亡;着手小处,仁义之道可以使我们不计较得失,从而使我们家庭更加幸福和睦。
义利观
外国语学院英升1001王娜娜20100802027
“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常所使用的“利益”这一概念。尽管这种意义上的“利”并没有象“仁”和“义”那样,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具有很高的范畴性地位,且对义与利关系的思考尚未提升到我们现在所具有的理论高度,但《孟子》一书中对利与仁义、利益与道德的关系的思考与论述,却是极其丰富的。
孟子认为民不聊生、社会动荡都是因为政治统治、政治管理上只讲利而不讲义造成的,
所以梁惠王接见他的第一句话就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时,孟子指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他认为后义先利、唯利是图的话,就“不夺不餍”,必然“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必百乘之家”(《梁惠王上》)。当政者如果“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他甚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认为只要以民为本,以民利为本,讲仁义,行仁政,则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即使是小国也可以保全而不被大国吞并,甚至可以王天下——“(宋)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滕文公下》)
在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他在义利问题上的思想学说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儒家学说,尤其是他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影响了一代代人的价值取向,成为不可磨灭的精神支柱,对现在的社会发展、政治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在新世纪,我们应批判的吸取孟子的义利学说,继成并发展孟子的政治观,尤其是他早已认识到的物利和道德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当政者要使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就必须物质经济层面和文化道德层面双重着手,不得偏废一方。孟子所阐发的观点,是相当精辟和周全的。在物利与道德最一般关系的考察上,孟子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这些原理,无疑是令人叹服的。而孟子所阐发的物利与道德关系的一般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仍不失指导意义。
学《孟子见梁惠王》之感
李秋洁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也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这是我们上一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孟子主张的是仁义而梁惠王身为君主,更看重的是利。文章分析了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躬行仁义则会忠君孝父的恶行,告诉人们“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在孟子看来,只追求利益,会使人忽略对道德的完善和培养,使行动失去合宜的准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利”,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一致,追求它就是合理的,并且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孟夫子的“义利观”对我们今天公民的道德规范建设,也很有借鉴意义。
读《孟子》第一章有感
王旭东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这话让孟子极为反感,他毫不客气地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并且还为梁惠王设计了一套合乎情理的经济模式: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最后他还颇为自信地补充道: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但是魏国的情形并没有孟子想象的乐观,梁惠王忧心忡忡地告诉他说: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其时,列国见得竞争比春秋之时更为激烈。商鞅立木为信,变法于秦;同时东方各国都不同程度进行了改革。按照朱熹的理解,梁惠王所言“有利于吾国”之“利”,大概是富国强兵之类的改革主张。而孟子却慨然应道: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可以说孟子在总结前代兴衰的历史经验,并贯彻了反诸求己的为政之道,明修政理,与民休息,但像“仁者无敌”“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这般,王岂能不疑?魏文侯用李悝吴起变法,已有小霸的气象,而且魏系从晋出,是崇尚强力武功的国家,并没有宋鲁之国那般迂阔,更何况在国势渐蹙,梁惠王尚有“愿为比者一洒之”壮图,孟夫子的高论,王岂能不疑?当列国都笼罩在战争之中,国运与战争紧密相连。而孟子所言仁政、言性善、言三代道德之盛,貌似治乱之道,真若用之便会有亡国之虞。
史记云:(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所以孟子本人的豪情壮志,也很自然由“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变为“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则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的感喟了。
关于义利的问题
信息学院计算机1003班赵梓汝
分析“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如果重利而轻义,他们不夺取不厌烦,没有仁义的人遗弃自己的父母亲人,没有仁义的人会不顾及自己的君主,大王讲仁义何必谈利益呢?
孟子揭示了人如果过于急功近利就会弑君杀父,失去人性,所以说,人的仁义是人之根本,所以要先树立自己,仁义为本,“先义后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一个国君治国的根基,也是大臣们辅佐国君的根本,更是百姓们拥护国家的基础。
如今,利对人的诱惑也是十分巨大的。其实,如果一个人真的超出了不追求利益的境界,那么在这个社会也是无法立足的,他本身坚持的洁身自好是这个社会所排斥的,所以说,只要不损害别人的利益,并且和集体、国家的“利”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追求它也是绝对允许和合理的,并且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在追求利益的时候,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不能失去行动合宜的准绳,不可以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加强自身的道德规范建设。
孟子在道德规范方面的基本概括即仁、义、礼、智。还有人伦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最为重要,也确实是,仁义是反应一个人思想道德的基本。所以呀,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的保证。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应该和孟子的性善论很相符合的。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统一的。孟子,觉得应该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用仁义的理念去善待每一个人,互相尊重,互相平等,探索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如果,统治者能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及人民的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认命推翻也将是早晚的事儿了,很符合“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孟子通过这些话去提醒梁惠王,民是国之本,要用仁义的方式来治理国家,这样有利于的不仅是国家的安危也对百姓的生活带来曙光。如今的社会,也依然不能忘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也一定要扪心自问、问心无愧,时时刻刻警示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要符合“仁义”的。
五十步笑百步
信息学院计算机1003班赵梓汝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大王喜欢打仗,请让我那打仗做比喻,咚咚地擂起战鼓,刀刃剑锋相碰,(就有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逃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就住了脚。如果凭着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逃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
五十步和百步都只是量变,没有发生质变,归根而言,都是失败者。成败之间,只相差一步,更何况百步之遥,从表面上看,退五十步的人在退了五十步就有所领悟,便是不用在退。而退百步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局势。百步之人却忽视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虽然说都市失败者,但从心机和警觉而言,退五十步的人比起退百步的人要高明。但是,本质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退五十步和退一百步都是退出战斗的表现,意味着弃权,由此可见退五十步跟退一百步有着量的不同,也有着质的不同。
仁者无敌
信息学院计算机1003班赵梓汝
“仁者无敌”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是合乎仁德的政治。对百姓实行仁政,不仅会使国家繁荣昌盛而且还会得到百姓们的爱戴以及敬佩,从而更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固,从而达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的态势,“古之人与民偕乐”是君主想看到的,百姓想得到的。面对暴力,推行“以暴制暴”也是不可取的,对他们先进行教育,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执迷不悟,那也需要用适宜的法律进行解决的。治天下,坐天下仁暴乱,方能长久。但在非常时期,比如战争时期,或是暴乱,适宜用严法武力快速解决才能。
信息学院计算机1003班赵梓汝
“不为”与“不能”
信息学院计算机1003班赵梓汝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如今(大王的)恩惠足以施行到禽兽身上了,而功德却体现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
对禽兽都可以实行仁政何况是百姓,百姓们可以从对禽兽的仁政中可以看出大王是可以实行仁政的,所以,大王是有实行仁政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实行仁政,这样是大王不努力的结果。即便是大王对所有的禽兽都实行仁政,而没有对百姓们实行仁政,这都是徒劳罢了。大王既然对禽兽都有怜悯之心,何况是自己的臣民。百姓是国之本,需要对国之本实行仁政,利于百姓生活,从而使得国家也兴旺发达。
我对孟子的“王何必曰利,有仁义而已矣”的个人见解
复材0803的王强
经济利益无论在当今社会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人们过上更加幸福和美好的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寡廉鲜耻,为人唾弃。作为个人如此,作为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国强必霸,不适合一个真正想长久称霸的国家”。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而是要“以德行仁者王”,用仁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及道德感召力,必将王之。这便是我对孟子的“王何必曰利,有仁义而已矣”的个人见解。
内心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管理学院会计0906张广源
在上次讲课中,赵老师用质朴的语言给我讲述了我梁惠王上中的前三段,在讲课中老师把传统儒家学说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很好的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在课文中我认为“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这句话是让我感触较深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意思简单,但却说出了孟子心中那份对君主能拥有一份仁爱慈怀于百姓的希望,它说明作为一位明君,一位贤者,只会享受人间的繁荣与奢华那不是真正的幸福与快乐,而只有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内心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称之为明君与贤人。当然我相信做到这一点无论对谁来说都是困难的,对于古代君王来说,它则意味着克服私欲,即使自己能一呼百应,应有尽有;更要仁爱天下,即使天下很大,鱼龙混杂,而正是如此,在古代做到这一点的君王已留名千史,像帝王中的唐太宗,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大臣中中的海瑞,不拿百姓一分钱;而相反也有很多古人面对诱惑与私欲无法克制自己,最终在历史中遗臭万年。所以在现实中真正能做到这句话时,它考验着是每个人内心思考后的选择,而选择的背后考研着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理性与感性的激烈对抗!
不足之处望老师指正!
圣人孟子
文学院孙钰20082506053
提起儒学,必然会提起孔孟两位圣人。读《孟子·梁惠王上》更觉孟子思想的高深、品德的高尚。
孟子为救天下黎民,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游说,希望他们采纳自己的“仁”的为政谋略。梁惠王见孟子,“亦将有利于我国乎”,第一件事就是是否对本国有利,把“利”字放在了第一位,孟子很不认同这种以利唯一的想法,“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孟子的观点中,“义”远比“利”重要,这不仅仅指我们做人要遵循这一条,治理一个国家也需要这样。
孟子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一个人张口闭口都是“利”,以“利”为第一位,这是不可想象的。人们为了追求“利”往往会做出伤害他人、伤害集体、伤害国家的事,那么弑君、谋反、暴动会随之增多。如果大家有一定的道德,重视“仁”与“义”,那就会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我们都希望生存在第二种环境中,而不愿意在以“利”为主的物欲横流的社会。
现在的社会,可能就是以“利”为主的社会了,商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制假售假,医生为了多得红利开大药方,农民为了多赚钱给牲畜吃有毒副作用的饲料等等。让人寒心,更让人害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大家学习孔孟的“仁”与“义”思想,从根源上摆脱这种状况。
利益与道义
英升1001丰竹青20100802006
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义利观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孟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开创了儒家重义轻利的新篇章。孟子的义利观不仅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儒家的义利观已成为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在国家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义”尤其显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如大义凛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在儒家的义利观中,“义”往往表现为公、为天下之意,而“利”则表现为私利与私欲。义利观是秉承先义后利,义利并重,见利思义,以义待利,以义制利的思想,强调君子爱利,取之有道,要用道德统率利益,也就是说在追求利益的时候要符合仁德,要接受道德的制约,而一定的道德行为必然给人带来长远的利益。孟子提倡义,反对利,其实质就是要求人们以“义”为先,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反对见利忘义、放弃仁义而去追求物质利益。
孟子见梁惠王时说道,“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主张王道仁政,人类个体对功利无节制的追求和私心无限制的膨胀,无疑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个人利益的获得,只有在社会道义和社会公德的节制下,靠社会道义和社会公德所赋予的正当性才有保证。它强调“义”才是得“利” 的手段,讲“义”也一定能得“利”。
当下,我们不难发现,面对义利的选择,能否把持住内心那杆道义之称,做出不违背道义的正确选择,仍然是对我们个人、社会及国家的一种考验。面对利益的种种诱惑,我们一定不能轻易丢掉以往的道义。但实际上,像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这些有违道义的现象,仍不在少数,这往往是因为信奉金钱至上,个人享乐主义至上的结果,所以一切向钱看,贪图物欲的满足,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孟子义利观中倡导的先义后利、以义统利、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原则,对于扭转现阶段我国社会上价值观念的混乱局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对金钱至上、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不良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从《孟子见梁惠王—上》看当今社会的利益和仁义
英语专升本1001赵鑫璐 20100802040
在《孟子见梁惠王—上》中孟子主张仁义,而梁惠王首先看重利益。而现在社会中,利益促成了朋友,利益也拆散了朋友。对朋友讲义气,都被理解成了所谓的“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所有讲仁义的行为都被诠释为“傻”。所有在仁义外表下利益的交往很是盛行,正如老师说的整个社会颠倒了。价值趋向、世界观都被社会渲染了利益的色彩,其中坚持住的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是赤裸裸的面对朋友的?“赤诚”二字说得简单又有谁能问心无愧的说自己做到了呢!仁、义、礼、智、信都悄然变成吃、喝、玩、乐。对于自己最重要的还是坚持住自己最初的坚持,多像孩子学习,学习那份单纯和天真。但现实社会面对利益和仁义取舍看自己的选择。还记得一句话: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们要坚信并坚持着自己的仁义向前走,不需要让别人转向自己的人生哲学。每个人有自己的仁义,只是各自的概念不同而已吧。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是有些许道理的吧。
有人说孔孟讲“仁义”是假,讲“利”是真,统治者的巨“利”,就在“仁义”之中。也许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社会位置及背景下,仁义和利益的诠释是不同的。
不管仁义先还是利益先,都有自己的根据,只要对得起自己,不损害别人,便是晴天。
读经心得
我对于经典的喜爱源于父亲。小时候家里有爸爸借的一本《四书五经》,每次放学回来,闲来无事,就翻一翻看看,里边有很多讲解,内容结合现实,引人入胜,我便痴迷在里面,但那时大概只注意些故事了。这样的状况持续到大学,自从听同学说您在讲经,我便有很大的兴趣,但当时事情实在是太忙,我挨了一个月才去,听了之后,欣喜若狂,虽然不是我想像中用训诂逐字逐句解释经典(我本人是理科生,基础不太好),但能够深入浅出地阐明义理,我还是十分想听的。这个学期又选了您的课,我感到收获良多。
对于经典的理解,我自然还是个门外汉,但是对于如何学习,我却有一点看法。我认为,能否坚持下来,能否深入的研究经典,关键在于一个“信”字。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对现实描绘得很全面。我们只有对经典信任了,才能够领悟经典当中的真谛。如果不信,就从情感上不认同经典的价值,很难仔细的研究,不能静下心来研究,则很难真正把握经典,最终只能人云亦云!我在学习《孟子》的时候,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先圣所讲的东西,很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长期实行的结论、精华,我们有时会因不信而导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能正确理解!在这里,我要向老师致敬,因为老师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困惑。所谓“传道授业解惑”,赵老师大概是真正的“师”了吧?!
对于经典的学习,我是一百个赞同,可是初入其中,有很多困惑,也会反复一段时间,但我坚信,我会做好的!我也相信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学习经典!复兴中华民族,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