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座稿251《卫灵公》017(2020.06.30)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385个。各群皆由本人撰文贴发,因群数众多,故一次贴发完毕。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以往文稿均在QQ空间日志,可任凭浏览转帖。周二论语,周日诗经。】
{15.13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音浩)德如好(音浩)色者也。”}
【1】夫子受天之命,以立人道,而成三才、通四大。《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类能“居仁由义”则人道立矣。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之心也,人之所以合天之本也;义者,人之所以为人合道之行也。
人道之立,在于人以道心成就仁心,而通达天心;既有此心,而知义以行。三才者,天地人;仁义不立,不足以与天地并列为三才也。《道德经》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人)亦大。”人类而不仁不义则无人道,岂能列入“四大”之中?
天何以命夫子立人道?天地者,人类之父母,既生人与物,则人与物有别矣;然而,天下之人,竟自堕落而与物无别,上天悯之而不言,故命圣人援道以救之,立人道以导之。六经既纂修,而人文以明;以人文行教化,而人道可立。
【2】夫子何以有“已矣乎”之叹?圣人可以立人道而宣于六经,传述于《孝经》、“四书”,然而,人类是否能得人道、行人道,则非圣人之所能强加、代替。吾闻于真一道子先生曰:尧舜之世能仁义,而文武之世降为礼义,孔子之时则礼崩乐坏而义亦不存矣。
春秋之霸主及诸侯,惧世人以道义、仁义、礼义、正义责之罪之,故而篡改或销灭典籍,钳制人言,非惟窃其国,且虽道德仁义亦窃取而篡改利用以为其言行张本。
当此之时,华夏之邦已成夷狄之实,天下虽有“圣人之言”,“勤而行之”者罕,“若存若亡”者多,“大笑之”者不可胜数。实则自孔子、孟子以至于今日,大率皆如此,而以当今天下为甚,乃至圣言不如哲言,哲言不如名言,名言不如戏言。
圣言仁智一贯,哲言重智过于仁,名言重巧重利,戏言供人娱乐。重名言、戏言蔚然成风,轻圣言、哲言普遍横行,则人心役于物欲,被耳目口腹之欲所左右,当此之世,则人心狭邪而难正,闻圣哲说教则厌恶,欲正人心而立人道难矣,故夫子有“已矣乎”之叹。
【3】“未见”者,或有之而未尝见之,是夫子非以为天下人人皆然也。“好德”者,能知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心之正、性之善,因而乐于修心养性,以无正心善性为耻者也。能好德者,方能“畏圣人之言”,敬承经典之教,是正人心、立人道之所在页。
“好色”者,喜好男女之美貌、器物之精美、风景之秀丽,因而由色而生私情,由私情而生私欲,由私欲而蒙蔽心性,终至于心邪性恶而不顾者也。然而,“好色”乃是人之本能,非病也;若为美色所役使而任其心性受蒙蔽,则是趋于邪恶之途,是倾颓人道之蘖。
夫子叹“已矣乎”,犹如孟子所叹之“哀哉”,是叹世人之可悲,而非以人心难正、道心难一而欲捨天命。为人而不修心养性以成其德,则其“异于禽兽之性”不能存、不能立,而趋于如禽兽般只知“食色之性”;为政而不修心养性以成其德,则邦国如丛林。
孟子曰:有大人,有小人;养其大体为大人,养其小体为小人。养大体者,非惟养其身体,尤以养其心性为重;养小体者,惟求其身体之美健,求其身体之延年,而以其身体作为谋求名利、享乐之器具,而不知养其心性,是“好色”而不“好德”也。
好色者,易于使其耳目口腹役使其心性。有心性为耳目口腹之主,则免于不“好德”。以色美为美。“五色令人目盲”也;以能使之获利为善,“田猎是人心发狂”也。养心性以成德,“死而不亡”,向上之路也;不养心性而独养形体,死而亡,向下之路也。
【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