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45:齐家章解(三)(2014.04.01)
发布日期:2020-05-22   点击:

我们用了两次讲座的时间,学习了这么一句话:“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交),而能教(交)人者,无之。”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一句话:“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替)者,所以事长(掌)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二、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替)者,所以事长(掌)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1】事字之义在于职,此字从史之省声。由此可知事人者,使人合道而中正。

“孝者,所以事君也”,此句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孔子说的一句话:“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究竟怎么理解“事父”和“事君”呢?

我们先来看看其中这个“事”字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事,职也。从史,之省声。”要明白这个解释,就必须明白“史”、“之”、“职”三者之间的关系。

段玉裁先生引用了《毛诗正义》对“子不我思,岂无他事”的解释说:“毛曰:‘事,士也。’今本依传改经,又依经改传,而此传不可通矣。”

在这里,用“士”来解释“事”,是从“事”之“义”而言的,所以,首先要明白经典之中所说的“士”是什么人,要清楚这里所说的不是世俗的“士”。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由此可知,“士”必须是弘毅之人,必须是终生以仁为己任之人。

由此来说,“士之心”则为“志”字的“正义”,“士之行”则为“事”字的“正义”。那么,这与“事”字“从史,之省声”有何关系呢?

所谓“从史”,表明“事”的大原则在于符合“史”之正道。《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这里所解释的是“史官”之义。

固然,“史”上既有善人善事,也有恶人恶事,“记事者”当然对这两方面都要记录,但是,符合中华正道的“史官”,绝非仅仅把历史事实全部记录下来。

这从“史”字“从又持中”可以得知,“史官”在记录历史事实的时候,不仅“君举必书”,而且必须符合正道,因为“中,正也”。

所谓“从史”,不仅有“秉持中正之道”的含义,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还要“效法先王”、“以史为鉴”、尊重祖宗之法。

说“事”字“从史,之省声”,其中的“之”字可以理解为“至”、“往”,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与事能够符合中正之道、无愧于祖先和后代。

所谓“事,职也”,也就意味着,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与事能够符合中正之道、无愧于祖先和后代,正是做事之人的职责。

《集韵》和《韵会》说:“大曰政,小曰事。”也就是说,使家国之大事符合中正之道则为政,使个人之言行符合中正之道则为事。

《广韵》说:“事,使也,立也,由也。”也就是说,从做事之人来说是“使人中正”,从做事的原则来说是“自己立于中正而使人中正”,从双方来说是都要遵循中正之道。

《尔雅·释名》说:“事,伟也。伟立也。凡所立之功也。”也就是说,从事于“使人中正”之事即是“伟事”;立足于中正则是“伟立”;以力而使通达上下则是功。

说到这里,也就可以明白,“事父”也好,“事君”也好,“事长”也好,都是为了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与事能够符合中正之道、无愧于祖先和后代。

所以,不分善恶是非而唯命是从,根本不是“事父、事君、事长”之道;阿谀奉承、逢迎谄媚,更不是“事父、事君、事长”之道。

我们如果把“事”翻译为“侍奉”,其中虽然有恭敬之意,却难以包涵“中正”之义,因此,我们不再做“翻译”,而是直接使用“事父、事君、事长”的说法。

【2】事父本有三不孝,事君如此则不仁。事父事君为中正,相同之处在同心。

无论是“事父”还是“事君”,都是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促使父母、君主的言行能够符合中正之道,避免陷父母、君主于不义,这是相同之处。

这里就要说到“不孝有三”的问题了。大家都知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知到其它两个“不孝”内容的却不多。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十三经注疏《孟子·离娄上》,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汉代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第一不孝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也就是说,当子女发现了父母有错误的时候,只管顺从而不指出、不劝说,不想办法避免使父母做出不合道义的事情。

第二不孝是“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也就是说,家里贫穷,父母年老,子女却不去做官,也不去做事,以至于使父母忍受饥寒。

第三不孝是“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它在顺序上排在第三位,但是,却又被孟子称为“三不孝”中“最大”的。为什么呢?

因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效法“生生不已”的天地之道,天地生育了人类,人类理应按照自身的本性不断地繁衍下去,而不能自我毁灭。

假如某人自己不婚不嫁,那么,从家庭来说,是让这个家庭从此断子绝孙,无法再繁衍下去;从子子孙后代来说,是因为一个人自己的专断独行,把千秋万代的子孙生命掐断了。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祖先与子孙之间的中介,他或她承担着祭祀祖先和繁衍后代的双重责任和义务,个人的不婚不嫁,所导致的是使祖先再也无人祭祀。

“孝”字的上半部分是老人的样子,下半部分则是孩子的样子。当“老人”去世之后,下面再也没有了“子”,也就意味着“孝”将永远无法继续,也永远无法挽回了。

以上都是从“事父”来说的,从“事君”来说,第一不孝的“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便体现为“阿谀逢迎,陷君不义”,可以名之为“不忠”。

第二不孝的“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从“事君”来说,便体现为“君有危难,臣子不救”,这样的臣子可以名之为“不义”。

第三不孝的“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从“事君”来说,便体现为“有贤不举,任用权奸”,这样的臣子可以名之为“不仁”。

能够“事父”的孝子,然后才能尽“事君”之道,不能“事父”之人,又岂能考虑国家百姓?所以说“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

【3】事父事君心相同,然而君父终有异。齐家教以孝悌慈,治国所教无以异。

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此句不能简单理解为“像孝顺父母那样去孝顺君主”,因为“事父”与“事君”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当然,“事父”要以善心待父母,“事君”要以善心待君主,而且都是为了使父母、君主符合中正之道。毕竟“齐家”与“治国”都是从从“德”上来说的。

能“明明德于其家”,便是“齐家”;能“明明德于其国”,便是“治国”;能“明明德于天下”,便是“平天下”。

我们说“事父”和“事君”之心是相同的,但是,也必须清楚,“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本末不应颠倒。

身在国君之位的人,要尽心尽力使臣民能够为父母尽孝;身为臣子之人,先不能说“忠孝不能两全”,能尽孝则尽孝,无法兼顾的时候也不是放弃尽孝。

还必须知到,“事父”和“事君”毕竟有所不同。父子之间,是以天恩相合,因此,即使父子之间出现多么大的问题,也不能断绝父子关系,断绝不了。

君臣之间,则是以义相合,因此,如果身在臣子之位,却不能行正道,反而成为助纣为虐的时候,臣子就应该辞官离去,结束“君臣关系”。

再者,“齐家”是用孝悌慈爱来教人,不能理解为把孝顺父母之道推及到孝顺别人的父母,而是在治国的时候,把此教用来去教国人。

因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是亲疏远近的推己及人,而是同心、同教而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同样道理。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46:齐家章解(四)(2014.04.08)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44:齐家章解(二)(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