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24:诚意章解(四)(2013.10.08)
发布日期:2024-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从今天起,《大学》系列讲座的直播群增加“教师家长06文史园”,达到13个群了。欢迎教师家长06文史园”的群友一起来学习华夏经典!

对刚开始跟着学习的朋友说明一下,我们这里所讲的《大学》,是根据《礼记》中的原文顺序,不是如今通行的《四书章句集注》中《大学》的顺序。

【16】《诗》云:“于戏(呜呼)!前王不忘。”

这里所说的这首诗,是《诗经·周颂·烈文》一篇之中的最后一句。根据《毛诗序》,说这首诗是“成王即政,诸侯助祭”的一首诗。

然而,这首诗不是赞美周成王的,而是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所谓“成王即政”,指的是在周武王伐纣成功之后没过几年就驾崩了;

当时天下还有暴君未服,内部又有管叔和蔡叔勾结商纣余孽叛乱,当时,成王年幼,无力平定叛乱,周公摄政,平定叛乱,安定天下,并且制礼作乐;

此后,成王也长大了,周公把天子之权交还给成王,这就是“成王即政”的意思。成王即政,当然要先祭祀祖先。

周成王身为天子,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当然要天下诸侯都前来辅助祭祀,这就是“诸侯助祭”的意思。

上一次讲座的时候,我们说到,“盛德至善”,百姓当然不会忘记,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德高”是本,“百姓不忘”是末,本末不可倒置。

想要让百姓不忘记自己,未必能达到目的;有“盛德至善”,然后,百姓自然不会忘记。这是“由本及末”的做法,但不是“知终重始”的做法。

使百姓不忘记,使后世不忘记,有“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两种情况。尧舜文武、周公孔子、颜曾思孟,都不是有意于留名,而重在“自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是桃李有意诱人,而是桃李依性自生自成,自然有益于人。有意以花香招蜂惹蝶,非君子所为。

夏桀商纣、周幽周厉、胡亥隋炀、秦桧魏阉,都只顾自身私欲,丧尽天良,虽然已死千年之久,其恶臭之气也永远难以洗清除净。

《大学》在此引用《诗经》中的诗句,重申此意。所谓“于戏”,在此读作“呜呼”,是感叹之意。“前王”就是指周文王和周武王。“不忘”,指的是周成王以及各位诸侯不忘记。

“前王不忘”,是说后世子孙以及天下百姓不会忘记前代“盛德至善”的君王;或者说,这样的前代君王不会被人忘记。

为什么后世之人不会忘记周文王和周武王?因为他们的恩德和功绩广施于民。他们在成为天子之前如此,成为天子之后仍然如此。

《中庸》里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什么这里不说尧舜,而是说文武呢?大概用孟子的话可以解释。

孟子说过:“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朱子解释说:“尧舜天性浑全,不假修习。汤武修身体道,以复其性。”

意思是说,尧舜的天然之性,本来就没有受到任何外在事物的影响而被蒙蔽,天理倶存,因此,也就不需要凭借修养和习练去“灭人欲”。

现在,我们这些来一起学习经典的人,虽然具有与尧舜初生时那样的天生善性,却因为出生之后,受了所遇到的外在事物的影响。

这些外在事物的影响,使我们不同程度地萌生了“人欲”,因此,“天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蒙蔽,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读经典,由此而知天理何在并存之,由此而知灭去人欲。

商汤和周武王“身之”,意味着他们本来跟我们一样,但是,他们能亲自躬行,确实做到了“存天理”,确实做到了“灭人欲”,然后能成为一代“圣王”。

孟子说到了“尧舜”和“汤武”,却没有说到“文王”,怎么理解呢?“文王”介于“尧舜”与“汤武”之间,如此而已。

“人欲”不“灭”,则“天理”不明。“天理”能明,“人欲”则“灭”。这不仅仅是内心的修养问题,因为只要有此修养,必然会落实到心思言行上。

在文字上,在口头上大讲特讲“存天理,灭人欲”,却不躬行,那也就意味着永远没有明白“存天理,灭人欲”的道理。

怎么去躬行呢?这就需要明白“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就是“前王”永远不会被百姓遗忘的关键。

【1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学习小人之道,永远只能是小人;小人学习君子之道,然后可以成君子。我们多次说过“圣贤君子之道”,可是,怎么理解“圣贤君子之道”呢?

“圣贤君子之道”,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正道,其“起点”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善性”,“终点”则在于心思言行无不符合“善性”,即“至善”。

“小人之道”是从这个“起点”出发,却“岔开”去了。“正道”仅一条,“歧路”有无数。一旦“岔开”正道,误入歧途之后,若要心思言行无不符合“善性”就不可能了。

无论是“小人”还是“君子”,从“善性”这个“起点”上来说,都只是“人”而已,从这个“起点”向“至善”走,还是要走上“歧路”,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即使是已经走上“歧路”的“小人”,只要知到了“正道”,只要能毅然决然地回归“正道”,也不算晚。只怕有“正道”而不承认,有“正道”而自我放弃。

要走上“正道”或者“回归正道”,从何处开始?从“贤其贤而亲其亲”开始。那么,何谓“贤其贤而亲其亲”呢?

“贤其贤”有三方面的意思。第一,从自身修养来说,要知到何谓贤,知到学习贤者,知到“见贤思齐”;

第二,从对待贤者的心态来说,要知到尊重贤人,而不可亵渎、贬低;第三,从用人来说,要能识贤、任贤、尊贤。

只要我们的“良心”和“良知”没有完全被蒙蔽,那么,谁都会知到何谓“贤”,谁都知道如何“亲其亲”。

我们的身边也许难以寻找“完美的人”,但是,总会有某句话、某件事是“贤”的,把这种“贤”的话、“贤”的事学习过来,使自己拥有这种“贤”,我们都不能说不会。

在现实中,在历史上,贤德的君子、仁人志士很多,平庸乃至奸佞邪恶之人也不少,比如曹操和诸葛孔明,我们是要学习曹操还是学习诸葛孔明?这个恐怕不难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的书籍很多很多,其中有符合正道的,有充满诱惑的,比如《孟子》和《韩非子》,那么,我们应该学习《孟子》还是学习《韩非子》?

“四书”、“六经”这些经典所载的,无不是圣贤君子的言行,无不是正道,我们却把它们当成普通书籍去任意取舍、随意评论,意味着根本没有把经典当经典。

“圣人”是君子的典范,贤中之贤,“人伦之至”,我们却把孔子、孟子当做一个“专家学者”,甚至连“专家学者”都不如,还谈什么“贤其贤”呢?

直呼孔子、孟子等圣贤的名讳,甚至蔑称圣贤,谈不到尊贤;从名利得失上去随意评论圣贤,谈不到尊贤;

说岳武穆(讳飞)、文文山(讳天祥)等为“愚忠”,谈不上尊贤;不想“见贤思齐”,却只想让贤人为我奉献,也谈不到尊贤。

如果我们在任用人、举荐人、选拔人的位置上,我们要任用、举荐、选拔什么人?如果是用坚守良心和良知,劝谏我们行正道的人,可谓“任人唯贤”;

如果是用能给我们谋得私利、投我所好、我所偏好的人,或者用自己的亲人,那么,便属于“任人唯利”或“任人唯亲”,终究不是“任人唯贤”。

一个自身追求私欲私利的人,根本不可能信任贤者,能不把贤者认为是迂腐之人、书呆子都难以做到,不过有时候会虚伪地利用和假借贤者之名。

所以,要识贤、尊贤、用贤,首要的条件都是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否则,即使贤者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回认为他们就是贤者。

所谓“亲其亲”,也就是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进而尊重他人的父母,天下的父母;在官位之上,则进而使天下的子女能够孝敬各自的父母。

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如果对他人的父母非常好,那不是有所贪求,就是有所惧怕,终究是虚伪、欺心。

我们都知到一个词,叫做“当务之急”。这个词出自《孟子》。孟子说:“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也。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意思是说,真有知见之人,所知的是道理、事理。如果要对万事万物无所不知,那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真有知见之人,首先是明道理、事理之人。

真有仁爱之心的人,无论仁爱之心多么广博,也不可能把仁爱之心遍及天下所有人。怎么办呢?就从“亲贤”做起。贤者是君主仁爱的延伸和推广。

尧舜能成为“圣王”,得到千秋万世的景仰,就是从“贤其贤”和“亲其亲”做起的。君子不空言,而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亲贤”开始,从自己“亲亲”开始。

朱子引用丰氏的话说:“智不急于先务,虽遍之人之所知,遍能人之所能,突弊精神,而无益于天下之治矣。”

“仁不急于亲贤,虽有仁民爱物之心,小人在位,无由下达,聪明蔽于上,而恶政日加于夏,此孟子所谓不知务也。”

【18】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是做什么的?君子是立志于仁的人,是有道德修养的人,是担当责任的人。因此,君子不是为自己谋求名利地位的人,更不是只说不做的摆设。

我们在讲座开始的时候就说过,小人无法担当重任,因为修养不够,定力不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所以,一旦遇到诱惑或威胁,就会害己害人,甚至祸国殃民。

然而,古今中外,虽然人人都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能够修养而成为圣贤君子的总是少数,那么,圣贤君子怎么对待这些不是圣贤君子的人呢?

即使是“小人”,就必然是追求自身快乐和利益的人,圣贤君子不是不知到这个道理,但绝不会像《韩非子》那样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圣贤君子不是把“小人”看做自身的阻碍,更不是看做敌对的人,而是需要以“仁爱”对待的人,所以,要“仁民”、“爱民”。

圣人以“道德”来教化小人,以“礼乐”来引导小人,以“政刑”来保护小人。小人能身心安宁,然后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这是事实,圣贤君子怎么办呢?使小人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快乐,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利益。使小人衣食无忧。

道德教化,能使小人学习圣贤君子之道,进而踏上圣贤君子的修养之道,这是人生的正道,这是人类社会的正道。

礼乐引导,能使小人有序而且和谐的相处,知到自身的职责而且能尽职尽责,能知书达礼。这是引导天下向善向善之路。

政刑保护,能使小人知到何谓端正、何谓表率,而能够有所遵循和敬畏,能通过锄奸除恶以保障无辜小人的生活和生产安定。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保障。

圣贤君子之道,不责小人,而责贤人,也就是对小人不求全责备,而对贤人君子则求全责备。对贤人君子的求全责备,是“自强不息”;对小人不求全责备,是“厚德载物”。

然而,圣贤君子之道讲究“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绝不是用快乐和利益去鼓励小人,更不是以此去诱惑小人,否则,叫做“媚俗”。

小人能“见利思义”,则不至于陷入贪欲之中而受害害人;小人能不陷入奢侈享受,则不至于玩物丧志、以邻为壑。

文王和武王能够被后世百姓不忘记,就在于能做到“贤其贤而亲其亲”和“乐其乐而利其利”。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19】《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这里引用了《书经》中三篇经文的词句,在使用时,不一定与原文的意思完全相同,而是取其中内在的含义,目的都是为了说明道德要靠自己的修养而显明出来。

第一句,《康诰》曰:“克明德。”意思是说“能够使德性显明。”其中的“克”是“能够”的意思;“明德”是“使自己的德性显明”的意思。

这一句的说法,是泛指任何一个人,但是,是说任何一个人自身,而不是要求他人。因为一个人对自身本来就具备的德性的认知,虽然可以借助他人的引导,却不能由任何人替代。

所谓“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只要生而为人了,就没有不能“明德”的,只有贪图私欲私利而不想去“明德”的。

小人考虑问题,总是从自身的好恶或利害出发,虽然想要得到君子所能得到的名和利,却又不想担当责任,担心自己学习君子之道会“吃亏”,这是“明德”的第一大阻碍。

已经有几个朋友劝我讲解儒学的时候,要注意让大家喜欢,要讲出学习君子之道的好处来。可是,我都不能采纳。

因为只要是为了得到好处才学儒学,那就仍然是从利害出发的,所学的根本就不是君子之道,而只是假借和利用君子之道而已。

因为我要是从“得到好处”的角度去讲解儒学,那么,我所讲的虽然貌似经典,却实际上已经根本不是君子之道了,而且我自己也称了借儒学谋利益的小人了。

我们自己不能“明德”,也就意味着永远没有踏上君子之道的可能。在此情况下,就只能把自身安宁、家国安宁、天下安宁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无非就是逃避。

“能明德”,然后能使自身的心思言行合于正道;心思言行合于正道,然后所言所行能像灯光、日月之光那样给人带来光明。

第二句,《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大甲》之中的“大”读作“太”。太甲是殷商的一位天子,这句话则是太甲时的宰相伊尹所说的。

“顾”,朱子说是“谓常目在之也”,意思是说,眼睛永远盯着看,时刻不离开。其实,也可以说心目之中永远如此考虑。

“諟”,朱子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是”字的古字,就是“此”的意思,一种是“审”的意思,有仔细辨别的含义。这里我们取第一种解释。

“天之明命”是什么呢?朱子说:“即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德也。”意思是说,上天为什么把我们生成为人?是为了让我们担当好“人”的责任;

上天把我们生成为人了,同时也就赋予了我们“人”所独有的“善性”。能保持住这种善性,然后能不失为“人”,而不至于近于“禽兽”。

能保持住这种善性,担当起“人”的责任,然后才能完成“人”所担负的“使命”。我们已经生成为人了,就不能不承担起“人”的责任;

可是,要完成“人”的“使命”,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会说我们到了此生结束的时候没有完成,上天就会另外给我们延长寿命。

到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一下“顾諟天之明命”的意思了:我们的心目之中,要永远不能忘怀上天所赋予我们的善性和使命。

第一句的侧重点在于“克”字,第一句的侧重点在于“常”字。“克”所强调的是“能明德”,“常”所强调的是“持久保持明德”。

不能注重“明德”,谈不到“修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可能成为“修养”。“行善”未必是善,“心善”然后才能有持久的“善行”。

第三句是《帝典》曰:“克明峻德。”此句与第一句所不同的,只是增加了一个“峻”字,其侧重点当然在于这个“峻”字。

可是,有的版本把“峻”字写作“俊”,两者之间的异同何在呢?不同点在于前者说的是山,后者说的是人;相同点在于都是杰出的、超群的。

我们的修养,需要不断地提升,如果刚刚达到了比较高一点的程度,就沾沾自喜、踌躇满志,那么,也就是固步自封了。

《书经·大禹谟》中说:“满招损,谦受益,时(是)乃天道。”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又有“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说法。

如果“明德”达到了高于常人的程度,就开始以德自傲,瞧不起众人,那么,这种做法本身就意味着背离了君子之道。

以上所引用的《书经》里的三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却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皆自明也”。

“诚意”需要“自诚”,“正心”需要“自正”,“明德”需要“自明”。总而言之,我们要修养自己,只能自己去“修养”。

凭借诱惑、威胁,算不得是“修养”;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而自己推卸责任,也算不得“修养”;能够坚持不懈,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25:诚意章解(五)(2013.10.15)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23:诚意章解(三)(201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