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影音专区 >> 悦读 >> 正文

读《旧址》有感(02)

2012-11-01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像书中的几个人物,不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其中的一些对话、一些选择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仔细的体味。

李紫痕凭着女人的固执和直觉把之生抱回家的时候,没有想到那辆轰轰作响的大轱辘车,有一天会带来那样一场横扫一切的“文化大革命”,会把她毅然决然含辛茹苦所做的一切事情变成一块木牌,那块立在空地上的木牌只用六个字把所有的一切缩写成一句话:古槐双坊旧址。

银溪这副古老而落套的样子和这个激流勇进的伟大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以上两段话分别是建国后李氏家族因反革命罪被执行枪决,李紫痕救李之生和李之生因为是反革命后代而被“洗脑筋”命丧银溪时的段落。从中可以看出两个时代的激烈冲突和矛盾。旧时代被新时代取代,改朝换代,势必要引发对立,进而会造成各种各样的悲剧,从而引发对人性的反思。李紫痕从开始以毁容吃斋的方式逼迫李乃之求学时开始,她并不知道她已经陷入这个深深地泥淖之中了,从以前的选择来看,她以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维持这个家族、为了自己的弟弟而加入共产党……这些都是正确的,并且使别人深深地感叹李家不灭,但是,就是这一次却失败了,彻彻底底的败了,不是败给了选择,而是败给了时代,甚至是一种有缺陷的人性。

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人被打成牛鬼蛇神、右派,连带着他们的子女也遭受着磨难,跟父母划清界限,因为父辈的关系被“洗脑筋”惨死银溪,尽管这只是一个孩子。我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也不知当时的人性究竟缺失到了什么样的地步,但是从李之生和冬哥、李紫痕的死可以看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人性中的丑恶的一面已经被利用,在个人崇拜的年代里,人们已经丧失对真理的判断和真善美的分别,有的只是借助这次机会去发泄多年来积蓄的恩怨。来抚慰内心缺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

如果仅是从人性来看待这些人的经历的话,在我看来有一段对话可以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讽刺和嘲笑。

“老李,你到底是不是坏人?”

李乃之有些诧异地看了看这黑脸的农民,更正道:“他们不叫我坏分子,叫我叛徒。”

“你真的是叛徒?”

“你看我像不像?”

“不像。”

“为什么?”

“坏人哪里会和牛这样亲近。”

李乃之笑起来:“你这看法不符合阶级斗争观点。”

这是发生在李乃之被批斗,在农场中跟一个叫幺老的农民的一段对话。与之相关的情节是:李乃之在放牛的时候和牛群中的一头黄牛关系特好,并且在一年的时间里将群牛驯服的像一支军队,而幺老对此很诧异,认为能跟牛搞好关系的人本身性格不会很坏,疑惑他为什么被抓起来被批斗。

幺老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因为工作认真,被留了下来继续在农场工作。不懂什么是阶级斗争、对于社会上宣传的各种口号也是一知半解,但是唯一的优点是:他在用一颗正常的心去看世界看生活看世间百态。或许他唯一的判断标准就是那些被人们抛弃的仁义礼智信。这也是那个时代人们所丢失的亦或者是人们知道却不敢去明说的。正因如此,当作者将这一段对话以寥寥数笔写出时,我内心触动颇深,在那样一个颠倒黑白的时代,你又能如何呢?

上一条:读《旧址》有感(01)

下一条:读《旧址》有感(0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