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论语》说解(一)②
发布日期:2013-11-20   点击:

原文: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1);父没(2),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子女。(2)没(mo4):通“殁”,去世。(3)无:没有。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他的志向来了解他。当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可以通过观察他的行为来了解他。如果这个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所遗留下来的做法,就可以说是很守孝道了。”

朱注: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行,去声。○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说解:

父亲在的时候,子女要照顾到父母的意愿,而不能私自做主去做事。做事的时候,不是只顾自己是否高兴却不管父母是否伤心,而应该时刻都能考虑父母的感受。自己高兴,父母也能高兴,事情当然好办,关键在于自己的意愿和父母的意愿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自己虽然高兴,父母却不高兴的时候,是否能通过情真意切、合情合礼的解释,从而使父母也高兴?再三解释过后,父母仍然不高兴的时候,究竟是委屈自己而使父母不伤心,还是委屈自己而使父母高兴?这才体现出孝还是不孝。所谓“观其志”,是观察一个人所存的是什么心。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惜伤及父母之心,那么,他所存的心也就只能是自私之心,不能说是孝敬父母。一个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我们能期望他尊敬长者吗?我们能期望他有爱别人的心思吗?

在父母去世之后,父母当然不能直接出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了,子女的行为也不会受到父母的干涉了,这时就要看这个人的行为如何了。儒学讲究的是“事死如事生”,因此,父母固然不在世了,但是,子女心中却不能忘记父母,不能恣意妄为而对不起父母的在天之灵,不能辱没了祖先。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子女又有自己的子女。如果一旦父母去世,便放任自己而行,无所顾忌,那么,岂不是把当初在世的父母当成了监督、拘束自己的“监工”了吗?君子行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父母祖先,对得起天地神灵。这是自我修养的体现,而不应是被迫的行为。所以说“父没,观其行”。

常常被人所诟病的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不在世了,如果父母当初的做法是符合道德要求的,那么,别说三年之内不改变,即使是终身不改变,也没有什么可诟病的。问题在于,父母生前的做法不一定是都符合道德要求的,那么,究竟“三年之内”能不能改变呢?这要从是否忍心来说。所谓“无改于父之道”,没有说不能改变,但是,重要的是,父母刚去世,马上就把父母的做法完全改变,等于立刻否定父母的做法,等于直接表明父母当初是错误的,这样的做法,子女于心何忍?又怎么能体现出对父母的尊重呢?更何况,这里有个“三年”的时间限定,对父母当初不和道义的做法,三年之后可以变通,也可以改变。操之过急,则是不把父母在天之灵放在心中;知错而仍然延续其做法,不仅无异于陷父母于不义,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原文:

1.12有子曰(1):“礼之用,和为贵(2)。先王之道(3),斯为美(4),小大由之(5)。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6),亦不可行也。”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弟子。(2)和:和谐。(3)先王:前代君王。(4)斯:这。(5)小大:小事和大事。由:根据,从……而出。(6)以:用。节:节制。

译文:

有子说:“礼仪的应用,最可贵的是和谐。前代君王的治国之道,因此才显示出美妙,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要根据这个道理去做。但是也有不可行的时候,这就是只知道和谐的可贵,却不能用礼的要求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朱注: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乃为可贵。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承上文而言,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 之,则亦非复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荡忘反,而亦不可行也。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

说解

“礼之用,和为贵”,涉及到礼和乐两方面,这两方面是不可分的。这里强调的是“和”的重要性。礼的本体是等级秩序,礼的应用是要达到和谐;乐的原则是和谐,必须通过礼的等级秩序才能实现。治国平天下,没有等级也就没有秩序,但是,只将就等级秩序,便会离心离德、僵死呆板,所以,有等级秩序并非目的,只有和谐才是目的。一个乐队,要演奏一首和谐动听的乐曲,没有明确的分工不行,没有互相间的相互配合也不行。《连山易》中有“阳阴礼”和“阴阳乐”两个卦象,阳在上而阴在下,表现的是礼的秩序,阴在上而阳在下,表现的是乐的和谐,这与《礼记·乐记》中所说的“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相一致。阳气本来就上行,阴气本来就下行,所以,阳在上而阴在下,两气就成了互相分离的关系;阴在上而阳在下,两气就成了互相交合的关系。

“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在人上,地在人下,从人所处的位置来看,这是自然而然的秩序。人效法天地的秩序,然后推导出人文——人伦秩序,如果说天地的秩序是天理,那么,人伦秩序便是“天理之节文”,是人对天地之道的效法,是人事的仪范与原则。礼强调的是一丝不苟、各守本分、各尽其责,就像天地人各在其位而互不侵扰一样,如此方能从容不迫。要治国平天下,也只是为了天下和谐太平而把一切人事安排得有条不紊、井井有条,所以,历代王者必然致力于使大事小事都能符合礼乐之道。比如,一个教师就要在自己的教师位置上尽职尽责,一个学生就要在学生的位置上尽职尽责,不能错乱。但是,久而久之,教师常常会认为自己比学生权利更大,因此而颐指气使,学生也会认为自己地位卑下,因此而畏惧教师。为了避免这种离心离德的情况出现,必须强调用和谐的精神来处理这种关系。

为什么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强调的是“礼”的重要性。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符合“乐”的和谐原则的,这是告诫地位高高在上的君主要把身处最下位的庶民放在第一位,因为“民为邦本”,因为君主的一句话说错就有可能危害国家百姓;但是,如果用孟子这句话来“教化”百姓,使百姓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轻视君主,那么,就属于“没上没下,没大没小”,君主的威信会受到损伤,国家的政令就难以很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受害者还是国家百姓。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说,教师尽职尽责地把教师的工作做好,学生尽职尽责地把学生的事情做好,这是“礼”的原则,教学符合这个原则,就必然能师生和谐;如果教师不顾原则地迁就学生,或者学生自认为比教师还强,那么,教师不可能教得好,学生也不可能学得好。所以,没有礼,谈不到乐;没有秩序,谈不到和谐。

原文:

1.13有子曰(1):“信近于义(2),言可复也(3)。恭近於礼(4),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5),亦可宗也(6)。”

注释:

(1)有子:姓有,名若,孔子弟子。(2)信:说话有诚信。义:符合道义。(3)复:实践、履行。(4)恭:恭敬。(5)因:所依靠的人。亲:可亲近的人。(6)宗:作为宗主。

译文:

有子说:“言而有信而又尽量考虑到是否符合道义,所说出的话才能得以践行落实。有恭敬之心而又尽量考虑是否符合礼义,也可以远离羞耻与侮辱。有可以依靠的人而又不失去可亲近的人,也可以成为宗主。”

朱注: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近、远,皆去声。信,约信也。义者,事之宜也。复,践言也。恭,致敬也。礼,节文也。因,犹依也。宗,犹主也。言约信而合其宜,则言必可践矣。致恭而中其节,则能远耻辱矣。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

说解: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所说的是“信”与“义”的关系。真心地去说话做事,说了话就要遵守诺言,这当然是应有的做法,但是,如果不知道特殊情况下的变通,明知说话做事会害人误事,却还坚持说,还要做,那么,就不符合道义。怎样才叫符合道义?说话做事时的心态不是为了名利,说的话、做的事不仅当说当行而且可说可行,才叫做符合道义,符合道义就可以落实到现实中。为什么这里用了“复”字,而不用“履行”?“履行”是一次性的,而“复”则是可以周而复始的。“信近于义”,虽然一时的成败不是必然的,但是,因为能够符合道义,所以是可以生生不息的。为什么用“近”字?因为“近”是一个过程,也有距离的远近,我们的言行或许不可能绝对符合道义,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逐渐地接近道义,道德修养也就在不断提高。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所说的是“恭”与“礼”的关系。“恭”是指心态,是对别人恭敬相待,不求回报,谨慎小心而惟恐伤害别人。“礼”是指行为表现,只有发自内心而恭敬待人,而且做事符合身份地位和时宜,才能符合礼的原则。如果恭敬不是发自内心,又不分是非善恶,便是虚伪与乡愿,便有缺乏原则、阿谀奉承之嫌,同样不合乎礼的原则。我们说话做事,先存有恭敬的心态,这是“慎始”的体现;逐渐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义,这是“善终”的体现。我们都不愿意遇到耻辱之事,就应该从恭敬近礼去说话做事。希望别人对我们恭敬有礼,我们就应该先恭敬有礼的待人。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所说的是“因”与“亲”之间的关系。“因”是可凭借、可依靠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在血缘或情感上比较疏远的人。“亲”是可亲近、最可靠的人,这样的人可能是在血缘上或情感上比较亲近的人。“因”与“亲”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在两者之间不存在冲突的时候,什么都好办;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冲突,那么,不能因为可凭借、可依靠的人而失去可亲近、最可靠的人。为了疏远的人而失去亲近的人,所失去的将会是自己赖以存在的根本基础。能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妥当,才能“可宗”。怎么叫做“可宗”?能聚合众人而又得到众人拥戴,可以叫做“可宗”。假如只是重视可凭借、可依靠的人而忽视可亲近、最可靠的人,或许只能得到一时的拥戴,但难以长久;惟有能够“亲其亲”而后“贤其贤”,进而“泛爱众”,才能得到广泛而且长久的拥戴。

原文: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1),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2),就有道而正焉(3),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无:通“毋”,不。(2)敏:快捷地、迅速地。(3)就:靠近,接近。正:使端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吃饱,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慎重,接近有道德人而端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喜欢学习的人了。”

朱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好,去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矣。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尹氏曰:“君子之学,能是四者,可谓笃志力行者矣。然不取正于有道,未免有差,如杨墨学仁义而差者也,其流至于无父无君,谓之好学可乎?”)

说解:

好学的人,志在于学,无暇顾及求安逸饱暖。我们常说“废寝忘食”,不是有意不睡觉,不是有意不吃饭,而是因为志趣在学习上,所以才忘记了睡觉和吃饭。为什么会忘记睡觉和吃饭?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假如是因为有兴趣才去学习,那么,这种兴趣难以长久。假如志趣不在学习上,那么,饱暖安逸的诱惑足以使人放弃学习。“无求饱”和“无求安”,只是“无求”,而不是“拒绝”更不是故意追求饥寒、劳累。好学的人,无论饥寒劳累还是饱暖安逸,都不影响他的学习,都“不改其乐”。

好学的人,必然“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勤勉地做好,把所学的道理应用到事情中去。我们对于应该做的事,是不是说了就去做呢?“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如果我们遇事总往后拖,常常最后耽误事,如此一生度过,再回头会有多少遗憾?“慎于言”是说话时要真诚而且谨慎,免得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说话,是否发自内心?是否考虑到了说出话来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听到的人负责?说话不谨慎,不是害自己就是害别人,怎能不谨慎?被人强迫着敏捷做事和谨慎说话,不能算“好学”,因为那是凭借外力来强迫自己,而不是自觉自愿的行为,一旦没有了这种外力,就容易故态复萌。《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若非发自内心,就容易导致虚伪。

“就有道而正焉”,是谦逊而不断提升修养的必要条件。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果抱残守缺,我们将永远无法提高自己的境界。因此,能够主动地去接近那些得道的人,谦逊地向他们学习,来完善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缺欠,我们就能能更加端正了自己。我们常常犯的错误,第一是对圣贤没有敬意,而认为圣贤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二是只是赞叹圣贤,却不知道去学习圣贤的言行;第三是从自己的好恶和标准去随意评判圣贤言行,甚至“鸡蛋里挑骨头”;第四是误认为圣贤太高大,从而自我限定,放弃“见贤思齐”。有此四个错误,就不能算是“好学”。学什么是很重要的,我们总是被自己的思想成见所遮蔽,因而使自己眼见圣贤君子却当面错过;又总是被自己的兴趣所左右,因而使自己乐于浅显、刺激,结果影响了“进德修业”的进程。

原文:

1.15子贡曰(1):“贫而无谄(2),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4),如琢如磨(5)’,其斯之谓与(6)?”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7),告诸往而知来者(8)。”

注释:

(1)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弟子。(2)谄(chan3):因为有所求而用言辞讨好别人。(3)未若:不如。(4)切:切割。磋(cuo1):打磨而使之光亮。(5)琢:雕琢。(6)其:大概。斯之谓:就是“谓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与(yu2):同“欤”,语气词。(7)始:才。与:跟,后面省略了“你”。(8)诸:“之于”合音,给你。往:前面的。来:后面的。

译文:

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在贫贱的时候不去谄媚讨好别人,富贵的时候不骄傲蛮横,这样的做法怎么样呢?”孔子说:“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如贫贱的时候却能自得其乐,富贵的时候也能喜欢按照礼义去做。”子贡说:“《诗经》上说:‘雕制骨头角与玉石,先去多余再磨光’,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端木赐啊,这才可以跟你谈《诗经》了,因为我告诉你前面的,而你已经知道后面的了。”

朱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乐,音洛。好,去声。谄,卑屈也。骄,矜肆也。常人溺于贫富之中,而不知所以自守,故必有二者之病。无谄无骄,则知自守矣,而未能超乎贫富之外也。凡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辞也。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好礼则安处善,乐循理,亦不自知其富矣。子贡货殖,盖先贫后富,而尝用力于自守者,故以此为问。而夫子答之如此,盖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磋,七多反。与,平声。诗卫风淇澳之篇,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往者,其所已言者。来者,其所未言者。愚按:此章问答,其浅深高下,固不待辨说而明矣。然不切则磋无所施,不琢则磨无所措。故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说解:

谁愿意贫贱?但不想贫贱却难免会有贫贱的时候;谁不愿意富贵?但求富贵却有求不到的时候。在贫贱或富贵的情况下怎么办?如果能在贫贱时仍然保持自尊,而不去奴颜婢膝地谄媚;在富贵时能守住自我,而不去骄横跋扈地欺压别人。能做到这样算是可以的了,但是,毕竟还是要靠自我的强制,尤其是贫贱时是否自暴自弃则难以预料,富贵时是否还有怜悯之心也不得而知,所以,不能说是最好的做法。孔子对“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回答说“可也”,是一种肯定,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所以,又给予勉励。

身处贫贱之中,仍然能乐观地生活,不改变自己的志向与追求,更不会失去自我的尊严去阿谀奉承别人或者自暴自弃,才能坚持道义;身在富贵之地,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对在上位的或更加富贵的人不卑,对在下位的或比自己贫贱的人不亢,不失去怜悯之心,这不是靠自我的强制所能达到的,需要的是道德的修养。无论处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什么遭遇,都能守住原则,是一种“超乎贫富之外”的境界,是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奴役的境界,所以,这样的做法才是最好的。所以,孔子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

子贡由孔子的话而联想到《诗经》中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也常常把这句诗挂在嘴边,但是,却往往忽视究竟如何落实,结果使之成了客套话。所谓切磋,说的是雕刻骨角之类的器物,需要的只是先切掉多余的、有瑕疵的部分,然后再打磨光亮;所谓琢磨,说的是雕刻玉石之类的器物,需要的也是先去掉多余和瑕疵的部分加以雕琢,然后再打磨光亮。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好比是去掉多余和瑕疵的部分;能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则好比是打磨光亮。为什么孔子会说“始可与言诗”?因为华夏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类象化的特征,诗歌尤其如此,也就是不局限于字面的意思,而可以通过某种类象来表达更多同类的内容,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诗歌的内容限定住,却可以从中去得到更多的认识。如果我们能从诗歌的诗句中感悟出一些象征性的道理,才能说我们会读诗歌了,因而也才能说可以一起谈论诗歌了。子贡能够从雕刻骨角玉石的方法而联想到精益求精的道理,可以说是举一反三、温故知新,所以,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朱子说:“学者虽不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亦不可骛于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也。”

原文: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患:忧虑,担心。人:指别人。不己知:即“不知己”,不了解自己。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的是能不能了解别人。”

朱注: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尹氏曰:“君子求在我者,故不患人之不己知。不知人,则是非邪正或不能辨,故以为患也。”)

说解:

此章所照应的是本篇第一章中的“人不知而不愠”。如何做到“不愠”?做人、做事,不是为了讨好别人,那么,当面对别人的毁誉的时候,也就可以泰然处之;因为不为求荣誉,当然也就不怕别人的诋毁。君子的修养,首先在于“躬自厚”,同时还要“知人”。君子以宽恕的心态来对待别人,所以,不求全责备,当自己不被别人了解的时候,希望被了解,却不责怪别人的不了解。君子如果不能了解别人,那也不符合君子的标准了。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够,就难以宽容地对待别人,是不仁。总是找别人的错误和不足,却看不到别人的优点,难以不断提高修养。自己总是误解别人,或者不能辨别是非正邪,是不智。君子应该仁智兼备,所以,不可因为别人不了解而忧伤埋怨,但是应该学会了解别人。

作者:赵宗来

上一条:《论语》说解(二)①

下一条:《论语》说解(一)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