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记·梁惠王上·雪耻章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2)。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3),愿比死者壹洒之(4)。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5),而可以王(6)。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7);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8),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9)。彼夺其民时(10),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1)晋国:春秋时期的晋国,到战国时分为魏、韩、赵三国,被称为三晋。魏国迁都大梁之后又称梁国,因此,梁惠王仍然自称梁国为晋国。(2)叟:此指孟子。(3)耻之:认为这是可耻之事。(4)比(bi4):替。壹:全部。洒(xi3):同“洗”,洗雪。(5)方:方圆。(6)王(wang4):施行王道而使天下百姓归往。(7)易耨(nou4):锄去杂草而使庄稼苗清晰易见。此按《正义》注,不用朱子注。(8)暇(xia2):空闲无事。(9)制梃(ting3):制作棍棒长矛之类的武器。挞(ta4):打击、抗击。坚甲利兵:身穿坚硬铠甲、手持锋利兵器的敌军。(10)彼:指敌国。
译文:
梁惠王说:“晋国的强大是天下无人可比的,这是老先生所深知的。到了寡人在位的时候,东面被齐国打败,长子为此而死;西面被秦国夺去七百里土地;南面受到楚国的欺辱。寡人对此深以为耻,愿意替死者全部洗雪此耻辱,怎么样才可以做到呢?”孟子回答说:“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施行王道而使天下百姓归往。君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减少受刑罚的人数,降低赋税的收敛,耕田耕得深,杂草锄得干净,年壮的人能够用空闲的时间修养他们的孝悌忠信之德,回到家而能侍奉他们的父母兄长,出门在外而能侍奉尊长上级,就可以使百姓制作棍棒长矛之类的武器用来抗击秦国和楚国那些身穿坚硬铠甲、手持锋利兵器的敌军。敌国侵夺百姓的农耕和生活时间,使他们无法耕田锄草而用来赡养他们的父母,那么,父母就会受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女离散。敌国使百姓陷入陷阱之中,沉入深水之中,君王前去征伐它,那么,哪个国家能够与君王相敌相抗?所以说:‘仁者无敌。’君王请不要再有疑虑。”
朱注: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长,上声。丧,去声。比,必二反。洒与洗同。魏本晋大夫魏斯,与韩氏赵氏共分晋地,号曰三晋。故惠王犹自谓晋国。惠王三十年,齐击魏,破其军,虏太子申。十七年,秦取魏少梁,后魏又数献地于秦。又与楚将昭阳战败,亡其七邑。比,犹为也。言欲为死者雪其耻也。)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百里,小国也。然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矣。)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省,所梗反。敛、易皆去声。耨,奴豆反。长,上声。省刑罚,薄税敛,此二者仁政之大目也。易,治也。耨,耘也。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君行仁政,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又有暇日以修礼义,是以尊君亲上而乐于效死也。)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养,去声。彼,谓敌国也。)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夫,音扶。陷,陷于阱。溺,溺于水。暴虐之意。征,正也。以彼暴虐其民,而率吾尊君亲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其上而乐归于我,则谁与我为敌哉?)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仁者无敌”,盖古语也。百里可王,以此而已。恐王疑其迂阔,故勉使勿疑也。孔氏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以论在于救民。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
说解:
树木要生长得高大强壮,需要根扎得深而且伸得广。人们常常期望树木高大强壮,却不知道应该先重视树木的根基稳固,因而忽视给树根培土、浇水、施肥。梁惠王想要使本国强大起来,急切希望报仇雪耻,这都在情理之中。首先,因为在春秋时代,晋国本来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称霸于一时,而今则分为三个国家,梁惠王期望着重新强大起来。其次,梁惠王接连遭到几次惨痛的失败,第一,在当权三十年的时候,齐国攻打魏国,魏军大败,太子申被俘虏;第二,在当权十七年的时候,秦国夺取了魏国的少梁,后来又几次被迫割地给秦国;第三,曾经于楚国作战,失败,失去了七座城镇。所以,梁惠王急于报仇雪耻。
孟子要纠正梁惠王的霸道思想,期望他能施行王道,因此,首先举出圣人周文王凭借方圆百里的土地而能成为一代圣王的例子,试图说服梁惠王,其关键在于推行仁政,使本国百姓能够安宁,然后使天下百姓自愿前来归附。如何施行仁政?第一,减少受刑罚的人数。治理国家当然不能没有刑罚,但是,如果不用道德礼义进行教化,即使刑罚再严苛,也只能使人畏惧,而不会使人心服。百姓不知礼义,就可能会作奸犯科,铤而走险,等到百姓犯罪之后再用刑罚加以制裁,已经无法挽回对无辜的百姓既已造成的伤害,而且很多本来不会犯罪的人还要受到惩处,绝非仁政。孔子说:“必也无讼乎!”第二,降低赋税的收敛。《大学》中说得好:“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降低赋税的收敛,需要精简官府冗员,需要朝廷厉行节约。第三,耕田耕得深,杂草锄得干净。不骚扰百姓,农民便有足够的时间深耕锄草,粮食就不会短缺;工匠便有足够的是做工,工具器物就不会短缺;商人便有足够的时间行商,互通有无就不会出现问题。此是使百姓安居乐业之道,也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第四,以孝悌忠信行教化。能孝悌,则能使父母兄弟和睦,家和万事兴;能忠信,则能使国家社会安宁,国安外不侵。即使有外来侵犯,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纵然武器简陋也能抗击武器精良的侵略者。
施行仁政的国君,不会穷兵黩武以满足私欲;穷兵黩武以满足私欲的国君,不会体恤百姓疾苦。施行仁政,在于用心于本国的政令得失;心中整天所想的是富国强兵、报仇雪耻,整天所想的是如何与外国比高低,不是仁政,因此,不会得民心、顺民意,难以国泰民安,难以长治久安,要这样报仇雪耻,无异于加速灭亡。如果本国能施行仁政,便是务本固国之举。不行仁政的诸侯国虐民害物,必然天怒人怨,此时行征伐,不是为了征伐其国,而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民心所向,敌兵也会临阵倒戈,即使有负隅顽抗者,终究会失败,所以说“仁中无敌”。仁者无敌,首先在于自身符合仁者的标准;不与百姓为敌,不与其他诸侯国为敌,然后无人、无国能相敌相抗。
然而,梁惠王或许仍然有疑虑,不仅梁惠王如此,恐怕古今中外很多当权者会有疑虑。他们为什么会有疑虑?因为他们总是急于富国强兵、急于争霸速成。所疑虑的是什么呢?疑虑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却不知“欲速则不达”。战国时代以秦朝的建立而结束,秦始皇用霸道灭六国,因此,杀伐惨烈;用霸道治国,因此,虽速成却也速败,而且败得级惨,至于族灭。可叹秦朝之后的一些掌权者,仍然不知行仁政,因而不断地重蹈覆辙。因此,朱子引孔氏之言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以论在于救民。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不以救民为务,而以报仇雪耻为务,甚至只想征伐争霸,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