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QQ群讲座稿:《大学》009:知终重始(三)(2013.06.25)
发布日期:2024-05-22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欢迎大家继续参与,一起学习《大学》。我们上一周所学的是“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正心”二字,也就是“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从“正心”往下,以及“诚意、致知、格物”,所说的其实就是如何修身的问题。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我们常说“修齐治平”,却不大说“格致诚正”。没有“格致诚正”的修养,却像“修齐治平”,那是不可能达到的。

“修齐治平”好比是人们能看到的树干和枝叶,那么,“格致诚正”就好比是树根。因此,没有“格致诚正”的“修齐治平”,就是“无本之木”。

没有“格致诚正”的前提,我们如果遇到诱惑、威胁的时候,就守不住“明德”、“天理”,从而做出损人利己、违法乱纪、徇私枉法、祸国殃民的事。

在平时,我们无不痛恨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人,当我们遇到私情、诱惑、威胁的时候,要避免成为被人痛恨的人,就需要从“格致诚正”上来下功夫。

在平时,平民百姓,无不痛恨贪官污吏;今日在位的官员,当初也是来自平民百姓;如果当初没有“格致诚正”功夫,要想不成为贪官污吏,从现在开始下功夫也不迟。

一个人当官之前,不致力于“格致诚正”功夫,却想当官,是自误误人;君主任用官员的时候,先注重从“格致诚正”的培养,然后能避免用人不当,避免误国误民。

如何从“格致诚正”上来下功夫呢?怎么叫做“格致诚正”呢?我们今天先来详细说说“正心”,下次我们再说“诚意”。

【1】修身之道在正心,人身主导是人心。此心所指非脏器,主思方才是此心。

上一回我们学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以说,不“正心”就谈不到“修身”。可是,“正”谁的“心”呢?正自己的心。

大家对于“正心”就可以“修身”,没有什么怀疑,可是,有四个问题,可能并非所有人都没有疑问。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正心”?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先诚其意”,具体情况,我们留到下面去讲,这里暂且不提。

第二个问题是:难道“正心”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简单的回答是,能够“正心”的人,不一定能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能“正心”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到。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要“正”的“心”是什么?也就是说,怎么理解这个“心”字呢?千万不要按照当今人们所说的“心脏”去理解。

当今人们所说的“心脏”,是指“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就是把“心”解释为“器官”,要注意这个“器”字。

《周易·系辞传》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要“正”的“心”,是上可以通“道”、下可以统“器”的“心”。

第四个问题是:为什么“正心”对“修身”那么重要呢?因为,如果“心”不“正”,那么,也就不可能上通于“道”,也不可能下统其“器”。

天之下、地之上,唯有“人心”可以通天地、统摄万法、万物,唯有“人心”,可以通过思考去决定耳目所应当听什么、看什么,决定应该怎么对待所听到的、所看到的。

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我们的耳朵对于听到的是什么,我们的眼睛对于看到的是什么,是不加选择的;什么该听该看,听到看到以后怎么办,都要由“心”的思考做出决定。

因为耳朵和眼睛不能思考,如果再不接受“心”的支配,那么,耳朵和眼睛也就只是两种“东西”,而且受外在东西的蒙蔽或支配了。

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意思是说,如果耳朵和眼睛也只是两种“东西”,那么,在遇到其他“东西”的时候,也就只能被其他“东西”所吸引了。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旦耳朵和眼睛被外在“东西”所吸引,而不知到用“心”去节制,那么,也就不管是否“非礼”,都会“视听”了。

【2】人类生在天地间,总是清浊同时存。天赋清气和善性,修养扩充正人心。

天地之间,有人与万物。万物不知自己的本心本性,当然更不可能去扩充完善自己的本心本性,唯有人类可以如此。

人类由天地相交合而产生,人类得到轻清的天气,体现为善心善性;人类得到重浊的地气,体现为骨肉血脉。

在我们初生为人的时候,就同时得到了骨肉血脉和善心善性。骨肉血脉,是“身”;善心善性,是“心”。

在我们拥有了“人身”之后,这个“身”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是为了担当起“人”的责任,是为了完成“人”的使命。

骨肉血脉,是禽兽虫鱼也有的;至于善心善性,我们且不说禽兽虫与是否也具有,即使也具有,也认识不到,更认识不到要去守持、扩充、完善它。

骨肉血脉有它的本能和灵性,当骨肉血脉的这种本能和灵性,能始终由善心善性所支配的时候,言行也就能始终符合“人道”。

《孟子》一书中,有个告子的说法,就是“食色,性也”,这个说法,就是把“人”与“禽兽虫鱼”之“性”等同、混淆了的说法。这是孟子所要辨明的说法。

一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如果所重视的都是“骨肉血脉”,却不重视“善心善性”,那么,这个人,这个社会,不可能避免像禽兽、像“动物世界”。

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不能说活着是为了吃饭。活着,是为了做成、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符合人道的事情。

善于“养生”的人,所重视的不是通过饮食的讲究去养“口腹、容颜、身体”,而是重视“修心养性”、“养浩然之气”。

这样的“养生”,所“养”的才是“人之生”。如果不重视“养”那种“善心善性”,那么,追求“养生”的人,跟“养猪”、“养狗”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养生”只是为了使自己“身强力壮”、“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却用这个“人之形体”去做那种连禽兽都不做的事,那么,可谓“猪狗不如”,乃至“禽兽不如”。

我们这么说,不是要骂人,而是为了说明,既然已经生而为人,不仅要避免“禽兽不如”、“猪狗不如”,还要避免“如猪如狗”,更要使自己作为一个“人”而活着,重视保持自己“善心善性”。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清浊混杂的人世间生活,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会诱惑或威胁我们,很容易让我们因为追求口腹享乐、因为得失、死生的威胁,而偏离甚至背离“善心善性”。

要想不被任何外在事物所左右,那就需要扩充完善“善心善性”。有人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且不说事实是否如此,这个说法本身就已经是从个人得失上去说的了。

这种想法一旦蒙蔽了善心善性,那么,导致的是“见利忘义”、“见义不为”,甚至“背信弃义”、“见死不救”,那还算是人吗?

【3】人与禽兽之异稀,人之为人恰在斯。善达至善成仁义,仁义为根行无疵。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我们千万不要说“人是高级动物”,因为“人”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动物”。一旦等同于“动物”,也就不知到“人何以为人”了。所谓“动物”,也就是“禽兽虫鱼”之类。

孟子说,“人”与“禽兽虫鱼”之“性”,其不同之处很少。“几希”就是“几乎非常稀少”的意思,然而,“稀少”绝不是没有。

正是这“几乎非常稀少”的那一点,也就是“人”能区别于“禽兽虫鱼”的关键所在。因为“人”只有始终保持住这一点不同之处,才能避免活不成“人样”。

“庶民去之”,也就是说,“庶民”如果不知道保持住“善心善性”,那么就只能是“庶民”,即使身居“君臣”之位,也必然只能以“小人之道”思考、说话、做事。

如果“庶民”,知到保持“善心善性”,也就开始走上了“君子之道”,进而扩充完善它,也就是走上了“圣贤君子之道”。能如此“正心”,即使不能身居“君臣”之位,也仍然能“独善其身”。

所谓“君子存之”,也就是说,要学习君子之道,就要注意保存这种“善心善性”,平时能保存得住,在私情、诱惑、威胁之前也能保存得住,才称得上是“君子”。

所谓“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是孟子举帝舜为例,说明帝舜能够明白地认识到万事万物之理,能够明察人的伦常。要做到这一点,容易吗?不容易。

那么,帝舜是怎么做到的呢?孟子说:“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帝舜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凭借内在的仁义之心,而不是有意去行仁义之事。

换句话说,就是帝舜已经有仁义之心作为根本,然后能一切行为举止无不从这个根本上生发出来。所谓“正心”,也就是要使自己拥有这个“仁义之心”作为根本。

喜欢仁义的美名,喜欢仁义的成果,往往会因为喜欢而去“行仁义”,这种“仁义”是由外在事物所引发出来的,没有根本,也就不可能长久。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e4)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子,讳回,字子渊,其“天爵”为“复圣”。

颜子在世时间,只有三四十年,已经修养到“其心三月不违仁”的高度。一般人不是没有仁心,但是,只是在一天、一月之中偶然显现出来而已。

颜子既有此根,如果要做事、从政,也就绝不会受外在事物的诱惑和胁迫,而放弃善心、仁心、王道、仁政。

能“其心三月不违仁”,是在三个月里,每时每刻都内心所思所想都没有违背仁义之处,这也是因为内心有“仁义”之根。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永远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为什么会“难”?因为内心无根,所以才难。怎样才能“不难”?让仁义扎根于内心。

【4】小人所从是小体,大人所从必大体。人但能修其天爵,莫为人爵而放弃。

有位名叫“公都(督)子”的人,曾经问孟子说:“同样都是人,有的人成了大人,有的人成了小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尧舜禹汤、文武孔孟,跟我们一样,都是人,他们能成为圣人,我们难道就不能成为像圣人一样的人吗?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贤德君子,我们难道就不能成为君子吗?

孟子说:“如果所遵从的是‘大体’,就可以成为大人;如果所遵从的是‘小体’,那就只能是小人。”

“小体”是什么?耳朵和眼睛之类。所谓遵从“小体”,也就是乐于追求耳目的五音、五色的满足,追求口腹的奢侈享受。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体”是什么?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善心善性”。所谓遵从“大体”,也就是注重“修心养性”、“养浩然之气”。

公都子继续问道:“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能遵从大体,却有的人只遵从小体呢?”也就是说,为什么有的人重视“修心养性”、“养浩然之气”,有的人却只知到追求耳目口腹的享受呢?

孟子说:“人能用本心去思考,选择符合善心善性的去说去做就好,如果遇到事物不加思考,不加选择,顺从耳目口腹的欲望去说话做事,那么,也就能越来越符合善心善性。”孟子的原话是:“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我们遇到任何事物,都会心动,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欲望,当此之时,能够思考,做出符合善心善性的决定,也就是走上了圣贤君子之路,从而成为“大人”。

孟子又说:“善心善性,是上天所赋予我们的,因此我们生而为人。如果人能先立足于大体,那么,小体的情感欲望就没有能力夺走人之大体。这样也就是大人了。”

孟子所说的这段话的原文是:“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我们刚开始学习经典,刚开始要修养自己,不可能马上成为“大人”,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注重修养自己,是否能持续下去。

“正心”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人爵”;“正心”本身,就是在修“天爵”。何谓“人爵”?何谓“天爵”?孟子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天爵”与“人爵”是什么关系?能修“天爵”,然后,可以得到“人爵”,而不能为了得到“人爵”而把修“天爵”作为工具或手段。孟子说:“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妖)人爵。”

因为我们修养我们的“善心善性”,本来就不是为了一定要得到“人爵”,而只是在做一个人应该做得事而已。孟子说:“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江希张先生九岁的时候所写的《孟子白话解说》写道:“孟子时的人,还修天爵以求人爵,孟子说他终归灭亡。后来的人,修其奸诈鬼谲(绝),横暴阴险,贿赂钻营,以求人爵,我不知早晚是怎么呢!”

【小结】

道心无私亦无为,人心无私成正心。但求精粹求一贯,固守敬持至善心。

《书经·大禹谟》中说:“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10:知终重始(四)(2013.07.02)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08:知终重始(二)(201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