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群友:晚上好!欢迎大家继续参与,一起学习《大学》。我们详细来说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今天晚上,我们详细说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请先阅读三遍这段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现在讲座开始。讲到四十分钟左右的时候,休息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大家可以议论。讲座全部结束后,欢迎对今天讲座内容有疑问的朋友提出问题,在下会给出参考性回答。
3.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1】禾麦吐穗上端平,地生天成养人生。两侧低洼独挺立,麦有高下地不同。
“齐”是什么意思?我们从《说文解字》来看“齐”字的本义。“齐”的正体字写法是“齊”,《说文》解释说:“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
“齐”怎么会跟麦子联系在一起了呢?因为单个儿的麦穗,不仅麦粒儿排列非常整齐,而且麦芒的长短也非常整齐。因为成片的麦子的高矮也非常整齐。
万物之中,整齐的东西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了麦子的形状来造字呢?我们无法去追问最初造字的人,却可以从中国文化“性本善”和“生生不息”的原则来加以推测。
在《说文解字》里,徐锴解释说:“生而齐者莫若禾麦。二,地也。两旁在低处也。”这里所说的是,麦子从生长到成熟的全过程。
麦子从出生开始,就同生共长,一片麦田,远远望去,像一片翠绿的韭菜,但是,韭菜没有如此整齐,更不用说成熟的麦子了。
粮食作物当然很多,不仅包括“五谷”,而且还有“杂粮”,但是,在所有的粮食作物里,冬小麦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粮食作物。它经历了冬季的严寒、春季的复苏、夏季的炎热,然后成熟,这是所有粮食作物中独一无二的。
据王大有先生《三皇五帝时代》的说法,“华”字与“莱”字同源,都产生于伏羲氏时代。伏羲氏有“风华胥”之称,伏羲氏的音乐名叫《扶来》。
“来”、“莱”、“华”三个字是什么关系?“来”就是麦子的象形字,后来被接走去表示“来往”之意,因此而有了“莱”这个字。
“莱”字的意思是指表示“大麦”,由“大麦”而培植出了“小麦”,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对中华民族子民生生不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华”字是从“莱”字演变而来。“风华胥”的“风”字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繁衍的重视,从《说文》中所引的“风”字古写法,可以看出来,那就是阴阳交配之象;“八风”就是八卦。
“华”字体现出来的是对民生衣食的重视,麦子养育了伏羲氏时代的人们,也养育着中华民族的子孙。麦子是大地之所生,上天之所成。
我们再回到《说文解字》的说法上来。徐锴说“二,地也”,这个解释是从“二”字的下面一横来说的,其中上面那一横则是“天”。
徐锴说的“两旁在低处”,应该说麦子是挺立着的,相对于周围的低洼,它显得非常高而且直。从麦田的整体来说,麦子本身是整齐的,可是,就像段玉裁先生所说的那样,“禾麦随地之高下位高下”。
【2】貌似不齐而实齐,天下没有绝对齐。齐家所重在自善,使人见贤而思齐。
成片的麦子并非绝对整齐,也有高下之别;而且在一个麦穗儿上的各颗麦子也有左右上下之分。段玉裁先生说:“似不齐而实齐。参差其上者,盖明其不齐而齐也。”
天下没有绝对的“整齐”,即使只有两个人,也会有前后左右之别,更不用说一个一个家庭的所有家人了。
按照历史上的情况来说,诸侯的封地叫做“国”,士大夫的封地叫做“家”。在士大夫的封地里,不仅有士大夫的家人,还有士大夫的封地内的百姓。
“齐家”不是让家人,或士大夫封地内的所有人都要成为君子、官员,更不是使之都成为圣人、君主,而是通过自身的德行修养,使人知到向善、知礼、敬贤。
向圣贤君子学习,然后可以成为圣贤君子,但不能说为了成为圣贤君子才去行善。见贤思齐,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像贤人一样贤德,至于究竟贤不贤,那不是自己所能定的,而是由他人和历史来论定的。
君子不是为了控制小人,不是为了歧视小人,而是为了保护小人、感化小人、教化小人,方向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使民众能安居乐业。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通过自身的言行,能使民众安居乐业,这是“义”;君子行政,使民众知到“见利思义”,同时还要使民众得到该得的利益、该得的快乐。
【3】欲明明德于天下,以及治国与齐家,自修自正是根本,举贤任能方可达。
“明明德于天下”也好,“治国”、“齐家”也罢,都是从某一个人来说的。这个“人”可以是你我之中的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与我们无关。
固然,君主和臣子,应该首先学习《大学》,但是,不要说只有成为君主,成为臣子,然后才有必要学习《大学》。
已经在位的君臣,以往曾经是庶民;今日的庶民,来日未尝不可能成为君臣。心性不正,即使在君臣之位,也难以安民;心性能正,无论是什么地位,都能行其善行。
何况,“君”是一个表示“最高领导”的“象”,并非只有成为天子、皇帝、主席、总统才算是君,作为身体之主的“灵魂”也是君,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也是君,作为一个集体的最高领导也是君。
一个“最高领导”是唯利是图之人,所选用之人也必然是唯利是图之人;一个“最高领导”是阴险狡诈之人,所选用之人也必然是阴险狡诈之人。
君子之志,不在于得到名利地位,更不在于得到权力。帝尧、帝舜,文王、周公,不以得到权力而乐,伯夷、叔齐,周公、孔子,不以不得权力而忧。
孟子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也就是说,君子所乐,在于自身思想言行是否合道,在于四海百姓都能安宁。
孟子说:“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也就是说,君子是要修自己的心性,使自己的心无私心,性无偏离,而不在于穷通、贫富。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也就是说,君子修养自己,其仁义礼智从本心出发,而不是由外事外物引发,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也就是说,君子无法断定自己的穷达,但是,以善心而行善道,这是贯彻始终的。
君子绝不仅仅是满足于“独善”,还要“与人为善”。所谓“与人为善”,不仅仅是以善心待人,而且更要使人也能以善心待人,这才是“兼善”。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1】攸字所指是自身,三撇则指人之心;人有善心和善行,显而明之则是修。
前面说到,“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家之本在身。”要知到怎么“修身”,就需要知到“修”是什么意思。
“修”字由两部分构成,即“攸”和“彡(山)”。“攸”字的意思是“所”,指具体的时间或地点,在“修”字之中则表示具体的人。这个人是谁?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
就在我们出生为人的时候,我们就具备了“人之形”、“人之心”、“人之性”。当三者完全贯通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内外一致的“人”。
“人之心”和“人之性”,本来就是善的,体现为“恻隐之心”、“羞恶(物)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开端。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所谓“生而知之者”是生来就知到自己具备“善”的“本性”,而且知到修养扩充的人。
除了“生而知之者”之外,我们通过学习,然后知到并认可了“人之初,性本善”,并去修养扩充它,从而使自身的“仁义礼智”从开端而达到完备,这就是“明明德”。
认识到了“人之心”、“人之性”,是“修身之始”;认识到了内心的仁义,自然而然地落实在心思言行之中,体现出来了,那也就是“彡”,或者称之为“人之文”。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对“人之形”的认知,而尚未得到修养,则是“人之质”,表现为“淳朴真诚”;通过修养,而使“人之形”的一言一行无不符合“人之心”、“人之性”,才是“人之文”。
“人之文”与“人之质”完全一致,丝毫不爽,则可谓“文质彬彬”。我们能使我们的“身形”和“心性”向着这个方向迈进,便是“修身”的过程。
【2】善人不修无以达,君子修养自成就。修养层次有高低,尽心尽力无愧疚。
既然具备了“人之形”、“人之心”、“人之性”,只要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就行了吗?何必还要读学圣贤君子、阅读经典呢?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知到“学”,而不能入于自己的心,使之从自己内心发出来,那么,就是一味模仿,必然会有迷惘,甚至走上迷途。
如果只知到自己凭借自己的所谓“聪明才智”去“思考”,却不知道向圣贤君子去“学”,那么,就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不仅会迷惘,而且会危险。
人的一生不可逆转,已经造成的危害无法挽回。“思而不学”,对于一个庶民来说,是拿自己的一生做试验;对于一个国家的君主来说,是拿国家和百姓做试验。
修身之学,不是把所学的道理储存在脑海中,而是要融会到心田里。陆象山先生《语录》中说:“圣贤道一个‘自’字煞好。”所以,圣贤君子千言万语,也只是使人“自知”、“自觉”、“自修”。
《论语》中说,子张向孔子询问“善人之道”,孔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四书章句集注》解释说:“善人,质美而未学者也。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要“入圣人之室”,则不能不学,不能不思,更不能不修。看到别人不如自己,不仅不以为羞耻,反而用“他还不如我呢”来自我宽慰、自我辩解,那永远谈不到修身。
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也就是说,不把自己不如别人看作是一种羞耻,那么,就永远不会有赶上别人的一天了。
在《说苑·杂言》中有如下一段孔子所说的话。从修养来说,有修养好的上等人,有修养一般的中等人,有修养很差的下等人。
对中等修养的人来说,一旦东西有余了就会奢侈享乐,一旦东西不够用了才想起来节俭,一旦没有人来禁止就有无限的淫欲。总起来说,也就是没有分寸,不知道节制。没有分寸就会有过失,放纵欲望就会有失败。
一个人的饮食总会有个量,吃饱之后无法再吃;一个人所需要的衣服总会有数,应该适可而止;一个人居住的房子总会有限,应该知道睡觉只须一间;一个人的积蓄再多,也要有个节制;一个人可以有车辆器物,但是总需要有个限定。
能够知到节制,知道分寸,这是防止祸乱的根源。所以,万事万物的尺度分寸不能不明白,善良的愿望不能不尽心尽力。
【3】为仁之本在孝悌,莫从感恩做话头。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幼。
修身,在于使自己心思言行无不符合“仁”。“仁”字不是从两个人的关系上来说的,而是从一个人的内心来说的。
《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这里所说的,不是“从二人”,而是“从人”和“从二”。如果说是“从二人”,则是从两人的关系上说的。
须知,“二”是指天地,体现为天地之道;“人”与“二”的结合,意味着“人”只有效法“天地之道”,然后使自身的心思言行完全符合“人道”。
如何效法天地之道呢?尽自己的本心本性,而不为任何外在事物所左右,乃至不为死生所左右,这才能足以“成仁”。
能够如此“成仁”,才叫做“道德”。“道德”是从“道”而“得”、“德”合于“道”。“道德”不是从“关系”上说的,而是从“自己的身心修养”来说的。
近来,“感恩”一词非常盛行。一个人能“感恩”,当然不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很好。但是,这个词不适合于“父子”。
以“感恩”立言,则有“报仇”之事。孝顺父母,是子女的“义务”。“义务”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同样道理,以慈爱之心对待子女,也是父母的义务。
既然是义务,就不能因为父母是否慈爱去决定子女是否孝顺,就不能因为子女是否孝顺去决定父母是否慈爱。这是《大学》下文所说的“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
修身不是空言,而是要用心去践行的事。一个不孝顺自己父母的人,即使把“孝悌忠信”、“道德礼义”讲得头头是道,也无益于修身。
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却对别人的父母很“孝顺”,那不是有所求,就是谄媚,算不得真正的孝顺。
看到兄弟姐妹对父母不孝顺,自己也去效法、攀比,这是在为自己的不孝辩解,是文过饰非,是错上加错,是弃父母于不顾。
兄弟姐妹不孝顺父母,我能孝顺,那是在尽自己的孝心,这样就能避免父母伤心受罪。通过自己尽孝,进而能感化得兄弟姐妹也能尽孝,则能使父母更加幸福顺心。
能知到对自己的父母尽孝的人,必然能知到如何对待他人的父母,如何对待天下老者;能知到对自己的子女慈爱的人,必然能知到如何对待他人的子女,如何对待天下幼小者。
我们都知到圣贤君子得到千秋万代的尊敬,我们自己却不尊敬,可谓“无知”。无知者无畏,终究还是自误、自害。不尊敬圣人,不是圣人的不幸,而是不尊敬圣人的人自身的不幸。
我们都希望自己遇到疑难的时候有人来给解答,希望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有人来解救,却不想让自己成为令人尊敬的人,成为可以给人解答疑难、解救危险的人,可谓“自私”。
我们都知到“沐猴而冠”、“衣冠禽兽”、“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禽兽不如”是骂人,却不知到自己去避免这些被人咒骂的做法,可谓“自弃”。
2013.06.18
编辑:叶雨晨 审核:李洋彬 终审:张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