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书院风采 >> 正文

【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二十)

2011-11-24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第四章行明章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过之(2)﹐愚者不及也(3)。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4)。人莫不饮食也(5)﹐鲜能知味也(6)。”

注释:

(1)行:通行。(2)知(zhi4)者:有智慧的人。过之:把自己的智慧凌驾于道之上。(3)不及:达不到道的高度。(4)不肖(xiao4)者:不贤的人。(5)莫:没有。(6)鲜(xian3):很少。

译文:

孔子说:“大道不能通行的原因,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有智慧的人把自己的智慧凌驾于道之上,缺乏智慧的人认为自己达不到道的高度。大道不能昌明的原因,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贤德的人过多地重视道的高度,不贤的人达不到道的高度。人没有不吃饭喝水的,很少能真正知道味道的。”

说解:

“道”与“中”是什么关系?从根本上来说,两者没有不同,但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人与生俱来的那种本心本性,本来就是符合“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本来就是符合“自然而然”、“无为无不为”的,因此说“性”、“中”、“道”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不知道什么叫“中”,便无法达到“道”的境界,不能使“中”与“和”两者完善而且融而为一也无法达到“道”的境界,因此说“中”与“道”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行道”、“明道”与“道行”、“道明”是不同的。前者是个人行道、明道,后者是道行于天下、道明于天下。从个人来说,不能明道也就不能行道,能行道的必须是能明道的,如果根本做不到“明道”,那么,无法保证所行的事是符合道的。从结果来说,明道的人越多、行道的人越多,天下也就越近于“有道”,也因此而能和谐稳定。把“明道”与“行道”结合起来说,“明道”的目的必须是“行道”,否则,“道”就是空言,所以,这里先说“道”之“行”,而后说“道”之“明”。

“道”为什么没有通行?首先,有智慧的人,自恃于聪明而去做人做事,就好比是把天道地道置于一边而过分强调人道,把本性、大道置于一边而过分强调个人的智慧。他们或者自以为已是得道之人,因此,只见有智而不见有仁;或者以为道不过如此,而轻视了本心本性与不偏不倚,因此而言过其实、行不合道。其次,缺乏智慧的人,不明白“道”本来就在自己“心性”之中,却向外去寻求;不知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因此而不知道如何“行道”。

“道”为什么没有昌明?首先,贤德的人,过多地重视道的高度,使自己和他人对道都有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之感,却不知道“行道”就在脚下、“明道”就在每人心中,因此,只见有仁而不见有智。其次,不贤德的人,达不到道的高度,认识不到心中本来就有的道,或者对大道半信半疑乃至讥笑否定,不知道“修道”需要从自己做起,因此不可能自己“明道”,更不可能使“道”昌明于天下。

吃饭喝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道就在其中,可以叫做饮食之道。饿了吃饭、渴了喝水,本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人不会,但是,人们往往只知道吃饭喝水,却不知道吃饭喝水究竟是为了什么。吃饭喝水是为了奢侈的享受吗?不是,但是我们却常常把它作为一种享受来对待和追求。吃饭喝水是为了生命的存在与延续,但是,存在和延续了生命之后究竟是要做什么?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是为了享受而活着吗?是仅仅为了自己或者仅仅为了他人而活着吗?不知道人怎么活着、为什么活着,又怎么能知道“明道”、“行道”?不知道“明道”、“行道”,又如何能“道行”、“道明”?《周易·系辞上传》中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第五章不行章

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1)?”

注释:

(1)其:难道。不行:不能通行。矣夫(yi3 fu2):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道难道不能通行了吗?”

说解:

要使天下有道,需要人来行道;要有人行道,需要有人明道;人要明道,需要从自身之心入手;人要行道,需要从自身言行做起。天下无道,也只因为人们常常陷于偏知偏见,常常在名利和诱惑之前迷失自己本心本性。天下无道,谁都会受到损害,即使有人认为得到了名利富贵就是幸福安宁,也难以幸福安宁,更难以长久。孔子是在感叹大道不能通行吗?假如说是感叹,那么,还何必编订“六经”?还何必传道、修道?大道真的没有通行于天下吗?假如没有通行过,那么,尧舜文武时代又当如何解释呢?《孟子》说的好:“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感叹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寄希望于他人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不能放弃自我的责任,不能忽视自己的作为。

(责任编辑:王礼)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极端与中庸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十九)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