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木风草海 >> 风与木 >> 正文

《三国演义》人物解说之序言

2009-11-17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作品简介]后人诗曰: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主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知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 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瓚,各逞雄才占一方。主 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知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古 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 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古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古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通俗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代表了古代明清小说的辉煌和巅峰。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根据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说唱故事、历史著作等材料整合而成的。后来,明末李卓吾和清初毛宗岗对著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了今天的一百二十回《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吏治腐败、国家衰微,各路诸侯兴起,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势。以十常侍(张让、赵忠、封胥、段珪、曹节、侯览等)为代表的宦官当道、欺压忠臣、民不聊生。《三国演义》从何进无谋中贵乱到鼎足三分已成梦,主要情节有:

一、局部动荡引发全局动荡,与君不忠导致格局混乱,各足鼎立以致想法设法谋取利益。在激荡的的战事环境中,各方都幻想能够与强者联合,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忠义淡化,董卓、吕布、曹操等恶贼兴起,兵荒马乱,尔虞我诈。

二、善于用计,兵力抗衡,虚实结合,各为其主。反间计、空城计等一系列计策在争权夺利、攻城掠地中展开斗争,忠臣义士和见风使舵的小人穿插其中,渲染情节。官渡之战、彝陵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决定战局、扣人心弦。

三、颠覆朝代,民心所向。东汉末年,财政苛刻,劳役兵役,人民于水火,饿殍遍地、白骨如山。在这样一个惨烈的环境下,混战格局、以谋求和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错综复杂。但据其细节,主要围绕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物展开。读完《三国演义》后,感想颇多,敬佩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欣赏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痛恨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贯穿始终,体现了三国风云情节的完整与曲折,这部伟大著作,流传到今天,独树一帜。

几大重要人物,感想颇多,印象深刻,整合感悟,发表感慨,阐述名著之感悟,评论名著之人物。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施祎侃)

上一条:《三国演义》人物解说之刘备、吕布

下一条:锦绣诗篇—3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