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聂鸿音、孙伯君两位研究员应邀来到文学院,分别作了题目为《文字的定义和古文字的解读》《汉语北方话的“番式”变读》两场报告。报告由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宋洪民教授主持,文学院领导及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聂鸿音研究员以半坡陶器上的符号为切入点,引出文字的定义,并结合感桑刻石、藏文维吾尔文回鹘文、坡芽歌书的例子,分析过去定义的不足,聂鸿音研究员建议把“文字”定义为文字是唤起读者对言语记忆的书写符号。随后,聂鸿音研究员又为我们分享了古文字的解读方法。他认为解读“死文字”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现存这种文字和同时代已知文字对译的字典;二是有这种文字和其他文字的大量对译文献;三是知道这种语言的后代语言。同时,他还列举了藏文、古巴文等文字进行解释说明。
随后,孙伯君研究员就汉语北方话的“番式”变读问题展开讲座。她首先介绍了番汉对音研究法,梳理了学界的研究情况;其次具体讨论了“番式”变读的几个例子,如契丹语、蒙古语中的非系字变读,阿尔泰语系精组字的变读,日母字的番式变读,入声字的演变与民族语言的关系等;最后孙伯君研究员就民族语言在文物判定中的作用作了总结,并以飞来峰上六字真言的例子展示了民族语言在文物判定中的应用。
两位专家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对有关问题引经据典、鞭辟入里地为大家进行了讲解,激发了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宋洪民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并再次对两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本次报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不仅丰富了大家对民族古文字与汉字关系的认识,同时还为文学院广大师生的学术研究带来了启发。
聂鸿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任教于山西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北方民族大学西夏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历史语言学系。研究兴趣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古文献学、汉语史、中国民族史。代表作为《古代语文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西夏文字和语言研究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和《党项文献研究导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孙伯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文》《民族语文》等杂志编委,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首席专家。已出版《金代女真语》《元代白云宗西夏文资料汇释与研究》等专著十部(包括合著五部),发表论文160余篇。
撰稿:王润柯、刘韵珊、秦贝宁 编辑:周品洁 审稿: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