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经典导读 >> 正文

《论语》讲座稿246《卫灵公》012(2020.05.26)

2020-09-09   作者:   来源:   点击:  

《论语》讲座稿246《卫灵公》012(2020.05.26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QQ群微信群共计381个。各群皆由本人撰文贴发,因群数众多,故一次贴发完毕。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学所撰;无意于传播,所至之群,必是应邀而来。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以往文稿均在QQ空间日志,可任凭浏览转帖。周二论语,周日诗经。】

{15.11颜渊问为音围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1】朱子曰:“颜子王佐之才,故问治天下之道。曰为邦者,谦辞。”所谓“王佐之才”,此乃从其德而言,非从位而言。圣贤君子,其志在道,所据在德,所依在仁,从不计较于位。尧舜为帝,夏禹、商汤、周文王为王,似以位言,实以德言。

伊尹、周公,王者之佐,其可称者亦在其德而非其位;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既无帝王之位,亦无宰辅之位,亦惟由其德而言。兹称颜子乃“王佐之才”,岂非称其德也?桀纣厉幽,虽居王位,而四者之谥号,皆从其德而言也。君子之三乐,王天下不与焉。

朱子何以解“问为邦”为“问治天下之道”?《大学》之八条目有“平天下”一目,然而,细思之,其初言“古之于明明德于天下也”,其终及“国治而后天下平”,未尝有“平天下”之言也;至于“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始有“平天下”一辞。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既已明言矣:平天之平,所务非在“平天下”,而在“治其国”,且必“国治”,而后方可有“天下平”。天下是否可平,虽圣贤帝王不敢言必能,“尧舜其犹病诸”。是故,颜子“问为邦”,而不“问平天下”。

颜子,复圣也;曾子,宗圣也;皆得圣之一体者也。颜子之“问为邦”,其愿非惟本邦之国泰民安,且愿以本邦之治而使天下可平也;曾子撰述《大学》,而言“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亦如此也。如此则为王道;惟欲本邦之治而以邻为壑,或强加于天下,霸道也。

朱子解为“问治天下之道”,而不解为“问治天下”,其义得矣。宗来于上周二未能解得此章;却已撰写“颜渊问为邦”之鄙见完毕,而电脑频频作怪,亦数易其稿;今日重启此文稿,而昔日所撰一段忽而不见。冥冥之中,或以此阻我以免于谬误乎?

【2】颜子问为邦,非问为邦之法与术;夫子所教,亦非为邦之法与术,乃教以其道也。“道可道,非常道”,“道”虽可言而难言,必假名象以言之;“一阴一阳之谓道”,其“阴阳”亦名象,“道”字亦只是名象;“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故以名象言之。

“名可名,非常名”,窒滞于其名者,不知其象;拘执于其象者,不得其“道”。夫子所言“夏时、殷辂、周冕、韶舞、郑声、佞人”,载道之名象也;若务求于考证其实,是由名以求其物事而已,非惟不能知其象,且永不能由此而明其道矣。

《八佾》篇有夫子之言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春秋礼崩乐坏,夏礼残缺于杞,殷礼残缺于宋,夫子何以能言之?既明其道则能言之,然而,若以事实而证之,则因其残缺必不能征信于众人,惟有明道者能信夫子所言。“夏时、殷辂、周冕、韶舞”,亦如夏殷之礼。

是故,“夏时、殷辂、周冕、韶舞”之中,前三者涉及夏商周三王,后者则涉及尧舜二帝之舜帝;貌似夫子取四者之实以“合成”,犹如《春秋经》之“通三统”而加以损益,实则“一以贯之”。颜子既闻而得“一贯之道”,则闻夫子此言,必不滞于其名象矣。

法与术,固然不可轻忽,然而,若不能有道以御之,则难免偏入于战国法家之里巷、路途。道,大而难得,世人多知难而退者;道,恍惚微妙,世人多误入歧途者;道,无形无相,世人多以为无用而弃之者。“为邦”不学道,岂能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学不在多,而在思而躬行。今日此章学习未竟,下次继续。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论语》讲座稿247《卫灵公》013(补2020.06.02)

下一条:《论语》讲座稿245《卫灵公》011(2020.05.12)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