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书院风采 >> 正文

【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十八)

2011-11-20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原文:

孟献子曰(1):“畜马乘(2),不察于鸡豚(3);伐冰之家(4),不畜牛羊;百乘之家(5),不畜聚敛之臣(6)。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7)。”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8),必自小人矣(9)。彼为善之(10),小人之使为国家(11),菑害并至(12),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13)。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

(1)孟献子:仲孙氏,名蔑,鲁国大夫。(2)畜(xu4)马乘(sheng4):饲养着马用来驾车的人,指刚刚开始试着担任士大夫的人。(3)察:观察思考。豚(tun2):猪。(4)伐冰之家:采集贮藏着冰的人家。卿大夫以上的官员,在丧祭时用冰,因此,这里是指卿大夫以上的官员。(5)百乘(sheng4)之家:有封地而且能出得起一百辆战车的卿级别的官员。有方圆百里土地则出战车百辆。(6)聚敛之臣:聚敛百姓财物的下级官员。(7)宁(ning4):宁可。盗臣:盗取财物的下级官员。(8)长(zhang3)国家:担任国家的长官。务财用:致力于追求财富和用度。(9)自小人:来自不明道义的小人的所作所为。(10)彼为(wei4)善之:国君为了使政治改善。(11)小人之使为(wei2)国家:使用小人来治国。(12)菑(zai1,同“灾”)害并至:灾难与祸害一起出现。(13)无如之何:没有办法。

译文:

孟献子说:“饲养着马用来驾车的那些刚刚开始试着担任士大夫的人家,不去观察思考养鸡养猪的问题。有采集贮藏冰资格的卿大夫以上官员,不饲养牛羊;能出得起一百辆战车的卿级别的官员,不去养活专心聚敛财富的臣子。如果有专心聚敛财富的臣子,倒不如有盗窃财富的臣子。”这叫做国家不把聚敛财物当作利,而把追求仁义作为利。担任国家的长官却致力于追求财富用度,必然是来自小人的所作所为。国君为了使政治改善,却使用小人(的方法)来治国,灾难与祸害就会一起出现,(到那时)即使有善人、善法来救治,也已经没有办法了。这就是说国家不能把聚敛财物当作利,而要把追求仁义作为利。

说解:

任何事情都不能没有分工,执政者与百姓也不能没有分工。执政者的职责在于追求符合道义、倡导仁义,而不是谋求利益,即使是为国家、百姓谋求利益,也必须是使国家百得到符合道义的利益,却不是用追求利益来诱导百姓。当庶民百姓所谋求的利益不符合道义的时候,执政者有制约与惩罚的责任。养鸡养猪以及养牛养马,都是求利之事,是庶民百姓之事,因此,如果官员做着官,又去养鸡养猪、养牛养马,不仅是与民争利,而且是不尽职责。

执政者的级别越高,越应当注重仁义,而且他们的级别越高,所负责的事情就越多,在此情况下不能只去注意众多事情中的某个具体方面,否则会因小失大。公卿级别的官员如果专门设聚敛财富的臣子,那么,也就意味着把追求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仁义,受到损害的必然是仁义。在仁义与利益之间,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只要能把仁义放在第一位,国家与百姓的利益便能自然而然地得到,但是,一旦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却不可能再符合仁义了。一个景象争名逐利却失去仁义的国家,是极为危险的,不可不慎重再慎重。

最高执政者一旦把追求财富用度放在第一位,就好比是把自己当成了小人一样。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就像养鸡养猪养牛羊是普通百姓之事一样,求利是普通百姓之事,最高执政者不致力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致力于倡导仁义,国家只能陷入到利益的争斗抢夺之中,国家怎能避免人祸?天道、地道、人道三者本来是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的,而且人道是由效法天地之道而来,所以,最高执政者违背仁义的时候,当然也就违背了天地之道,天灾也就难以避免了。即使最高执政者本来的目的是善的,也是把个人的情感追求应用到治理国家上,结果也是一样。等到天灾人祸已经严重之后,就好比是病入膏肓的人一样难以救治了,到那时,也只能等待着改朝换代的结局了。究竟是仁义重要,还是利益重要,难道还不清楚吗?

中庸说解

第一章 天命章

原文:

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4)﹐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5)﹐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6)﹐莫显乎微(7)﹐故君子慎其独也(8)。喜怒哀乐之未发(9)﹐谓之中(10);发而皆中节(11)﹐谓之和(1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13);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4)。致中和(15)﹐天地位焉(16)﹐万物育焉(17)。

注释:

(1)天命:天地所赋予的。性:与生俱来的本心本性。(2)率(shuai4)性:遵循本性。(3)修道:修养本性而使本性显明。教(jiao4):教化,通过教育而潜移默化。(4)须臾(yu2):片刻。(5)是故:因此。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戒慎:自我警戒、保持谨慎敬畏之心。乎:于。其所不睹:人们看不到的时间和空间。(6)莫:没有什么。见(xian4):显现。乎:比。隐:隐藏而不被人见到。(7)微:隐约而又细微。(8)慎其独:在独自一人闲居时保持谨慎敬畏的真心。(9)乐(le4):快乐。未发:没有产生。(10)中(zhong1):不偏向任何一侧,仍然保持真诚、原初状态。(11)中(zhong4)节:合乎原则,符合道义。(12)和(he2):和谐。(13)大本:最关键的根本基础。(14)达道:大道的最美妙显现。(15)致中和:使中和的修养贯通起来并达到最高境界。(16)位:各自得到它的正位。(17)育:生生不息、繁衍无穷。

译文:

(在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天地所赋予我们的,称之为性;遵循这种本性,称之为道;修养本性而使本性显明,称之为教。道是不可能有片刻远离的,能够远离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人们看不到的时候也需要自我警戒、保持谨慎敬畏之心,在人们听不到的时候也需要谨小慎微、以防造成危害。没有什么比隐秘的东西更加容易被人看到,没有什么比隐约细微的事情更容易显现征兆,所以君子在单独闲居的时候需要保持谨慎敬畏之真心。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产生之前,那种本心本性便是合乎原则、符合道义而不偏向任何一侧的真诚原初状态;各种感情产生之后却能够始终合乎原则、符合道义,可以叫做和谐的状态。“中”是天下最关键的基础与前提;“和”是天下最美妙的显现。使中和的修养贯通起来并达到最高境界,天地就在这种情况下各正其位了,万物就在这种情况下生生不息、繁衍无穷。

说解:

不知道什么叫做“性”,便不可能真正懂得华夏文化。在华夏文化中,明心见性是做人、做事修养的基础与前提。“性”从何来?从人类来说,是天地所生;从每个具体的人来说,是与生俱来。因此,我们可以说,“性”是与生俱来之心。《礼记·乐记》中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人初生之时的那种“性善”,也就像天地日月的无私一样晶莹透亮、毫无染杂遮蔽,而且每人都一样没有分别,从这个基础上,所以有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说法,所以有了“人人可以成为尧舜”的说法。

不知道什么叫做“道”,便不可能将华夏文化“一以贯之”。在华夏文化中,“道”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原则和理想。本性是天然的,遵循着这种天然的本性而不因外在的任何变化所动摇与遮蔽,才能算是符合道。届于胎儿与婴儿之间状态的赤子,其一切表现都是“率性”的,因此,也是符合道的。但是,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处不会遇到名利的诱惑、得失生死的恐惧,所以,本性也因此而非常容易被遮蔽,从而使我们自己的忘记了本心本性,却被外物所左右。

所谓“修道”,只是将本心本性显现出来,使习惯成为自然,这个过程也就是教化的过程。教化由谁来进行?首先是自觉,其次是外力。从“教”字来说,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孝”,二是“攵”(也就是“攴”,读作pu1)。实际上,“孝”字兼有“父慈子孝”两方面,因为此字上面是个头发很长的老人,下面是个孩子,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首先要尽自己的本心和义务,由此而构成了双方自然而然的关系。将这种关系扩大开来,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也不过如此——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养育着我们,我们对天地万物也应尽我们的本心和义务。“攴”是右手拿着一个东西的样子,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一个人自我的约束和鞭策,二是来自外在的教育与鞭策或者是教育与鞭策他人。因此,“教化”不是只对他人的,不是在本心本性之外增加什么,而是既对己又对人,是使自己或他人的本心本性显现出来。

孔子说:“何莫由斯道?”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道”就好比是道路,这条道路起于“明明德”,经“亲民”,而“止于至善”,自始至终也不过是使本性显明出来。这条“道路”已经非常明确,当我们遵循这条道路做人做事的时候,便是在“弘道”,否则便是违背这个“道”。无论我们遵循还是违背,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不是“道”有意远离我们;无论我们遵循还是违背,我们都无法不在“道”的运行之中。背道而驰,不是道背离人,只是人背离道。当我们背离大道的时候,一切后果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当然也只能由自己承受。

怎样才能不背离大道?首先要知道“天命之谓性”,否则便不知道“道”在何处;其次要知道“率性之谓道”,否则便不知道如何行在“道”上,还要知道“修道之谓教”,否则便不知道从何做起。“修道”是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不正、中途偏颇、方向错误,都会背离“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修道,其本何在?在于明心见性,然后依心性而无私地去做。在无人见到、无人听到的时候,保持心性的纯洁无染,当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才能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谨慎小心、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惟恐因为自己的不纯正而自误误人,是君子修道的关键。

本心本性似乎是隐微的,因为似乎他人不可见到;但是,本心本性又是每个人都自己非常清楚的,而且是每个人也都具备的。由自我之心而推及他人之心,其心是否本心便很容易知道,所以,本心本性又是极为显而易见的。所有欺骗别人的事情,都是首先欺骗自己的本心本性。一个人不能在闲居独处的时候重视真心呈现,又怎么能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呈现真心呢?“慎独”所告诉我们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喜怒哀乐都是在待人接物时所触发的情感,在待人接物之前的本心本性是“无情”的,空明澄净而毫无波澜,浑然一体而不偏不倚,这也就是“中”的状态。但是,自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一生之中都必然是处在待人接物的境况之中,因此就不可能没有情感的波动,在这不断的情感波动之中能否用礼来自我节制,能否一言一行不偏离本心本性,却是有没有修养的表现。在静态的太极图中,阴阳的分界线是居中不动的,但在动态的太极图中,这条分界线却是在永无休止地转动着的,只是无论如何转动,它都界于阴阳之中而不偏,于是阴阳各得其正位而和谐相处,这也就是“和”的状态。

虚静闲居时能够修养本心本性,也就不会失去“中”之道;待人接物时能够发自本心本性,也就不会背离“和”之道。“中”是“和”的前提与基础,“和”是“中”的自然显现。“中”与“和”都需要根于本心本性,但是,“中”偏重于内心修养,“和”偏重于外在表现。内心修养的最高境界便是“内圣”,外在表现的最高境界便是“外王”。无论是内圣还是外王,都是心物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合“中”之道,则天地人各依本心本性而存在与运行;合“和”之道,则天地万物都能各依本心本性生生不息、繁衍无穷。一个人能中能和,可以由小人而成为君子,由君子而成为贤人,由贤人而成为圣人;使自己能中能和,进一步使人与人能中能和,使人于物能中能和,最终便可以使天地人能中能和。其根本都在于“性”、“道”、“教”。

(责任编辑:孙亚慧)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大学中庸说解(十六)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中西文化析论之五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