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书院风采 >> 正文

【云尘子专栏】《论语说解》之学而第一(一)

2010-04-28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原文:

1.1子曰:“学而时习之(1),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

注释:

(1)习:在实践中练习。时:时时。(2)说(yue4):通“悦”。(3)愠(yun4):内心有不平之气。

译文:

孔子说:“学习一切可学的,而且时刻注意运用到实践之中去,岂不是很愉悦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前来,岂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我却不因此心怀不平之怨气,岂不是君子的修养吗?”

朱注:

学而第一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乐,音洛。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纡问反。愠,含怒意。君子,成德之名。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

说解:

当我们学习的时候感到愉快了吗?北宋易学家邵雍说过:“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怎么把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事情?只有为了修养自己的才与德去学习,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去学习,学习就不会变成被迫的行为,也就能变成一种乐趣。当我们把所学到的智慧和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时,得到了收获,提高了自信心的时候,我们更能感到这种学习的快乐。学了却不能落实到自己的实践中去,那么,所学的东西永远不是自己的。

酒肉朋友容易找,志同道合的朋友难寻。因此,当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前来的时候,必然会从内心感到愉悦。这样的朋友是难以寻觅的知音,是可以相互帮助而做一番事业的同道。

人生难得的是知音,能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固然是极为高兴的事,但是,有才有德的君子经常会遇到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的时候,在此情况下,不去怨恨别人不理解自己,而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仍然乐观地对待现在和未来,仍然坚持道义,这才是符合君子要求的。

“经”是非常“浓缩”的,其中每句话,却包容着、联系着丰富的内容,因此,在阅读的时候需要仔细品味、涵泳,并且调动起所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积累,广泛地联系自我和现实的事物去理解。既然是经典,就不是把一切话都说尽,而是给读者留下开阔的思维空间;不是把一切说得过死,而是给读者灵活掌握的余地。

我们就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论语》的第一章为例来说明一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般性的阅读理解,只是知道大概意思,也就是文字表面的意思:“能够广泛地去学而且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前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生气,不就是君子的修养吗?”这样的理解,恐怕谁也不会说有错误,但是,如果停留在这个程度上,那么,《论语》也就不像是“经”了。

加深一点来理解,可以知道更多的内涵,体会到文字较深层的意思:“所谓学,是向往圣先贤学习,是向自己身边比自己好的人学习,是向有一技之长的人学习,是注意别人是否有些错误然后自己去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何时何地都可以而且都需要学习,这样,我们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越来越高,使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不断提高。可是,光是学来了还没有用,如果不能及时地把所学来的东西消化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把它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之中,那么,即使学得再多,也只能是书呆子,所以,必须时刻注意把所学的东西消化并落实。当我们因此而在道德智慧上有了进步的时候,我们该是多么发自内心的愉悦啊!有朋友能从远方前来,说明朋友在惦念着自己,自己的所作所为看来没有对不起朋友的地方,那种友谊,那种情感,多么令人愉快啊!要按照君子的原则去做人,那么,就应该只管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我自己做得端正,而且做得尽心尽力,那么,即使别人不了解我,甚至误解我,我又何必去计较呢?这样也就越来越接近君子的要求了。”这样的理解,已经渐入佳境,体会到了“经”中的一些含义。

再加深来理解,我们能从中认识到更多的道理:“‘学’字,正体字写作‘學’,上面是两只手在摆弄着‘筹’,‘筹’是用来计算天象、地理的,是用来测算人事吉凶的,因此,也就包括了天道、地道的学习内容,人要效法天地之道而成人道,所以,‘学’也就是学习着去体悟天地人这三道,北宋易学家邵雍说过:‘学不至于天人之际,不可谓之学。’也就是这个意思。“习’字的意思是小鸟多次飞,也就是在练习飞行的本领,引申一下,就是联系实际操作,因此,‘时习之’也就是将大道应用来时刻指导自己的修养,若能得道,那么,也就达到了‘至善’的境界,达到了‘无为无不为’、‘无可无不可’的境界,那时,将会是生也乐、死也乐的‘乐天知命’,因此,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按照大道去生活,那就是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就是‘乾’卦精神的体现。” 以上是第一段的内容。

我们接着说第二段。“什么叫‘朋’?志同道合的人叫做‘朋’,同门的师兄弟叫做‘友’——另一种说法是两者颠倒过来。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从远方而来,一方面暗示着能与近处的朋友和谐相处,远方的朋友也能因为志同道合而来,也就是‘近者安,远者来’,很有些接近‘王者,天下所归往’的意思。另一方面,朋友前来,不是因为名利,不是因为偶然,也不是因为世俗交往,更不是因为强迫或诱惑,意味着自己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所以才会有志同道合的远方朋友前来。人生能有知音相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因此,自然而然的快乐。为什么前面一段用‘说’,这一段却用‘乐’?‘说’也就是‘悦’,此字由‘心’和‘兑’两个类象构成,从‘心’来说,是由自己内心而发的快乐,从‘兑’来说,‘兑’是‘附丽’的意思,也就是向往光明而和颜悦色,因此,那是从投入到学与习中而自己得到的快乐。‘乐’与‘乐器’的‘乐’用的是同一个字,音乐的实质是‘和谐’,因此,其中内涵着和谐而自然的、双方的快乐。行仁而远近自愿归往,宽容待客,那就是‘厚德载物’的精神,也就是‘坤’卦精神的体现。”这是第二段的意思。

第三段如何理解?“《老子》曾经说过:‘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无能也。’作为一个君子,当然贵有自知之明,但是,这还不够,还应该有知人之智。但是,想不想做君子是自己的事,无法去要求别人必须是君子,也无权要求别人都成为君子,所以,别人不了解我们,甚至误解我们,那就应该想一想,我们是否自己所做的事还不够好;同时,君子所做的事,是按照道义去做,并不随波逐流,不能阿谀奉承,更不能去同流合污,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不是为了有求于别人,更不是为了名利,所以,只要我们自己能保证行得正做得端,何必在乎别人的毁誉呢?既然不在乎毁誉,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为什么孔子在这里用了个‘愠’字而不用‘怨’字呢?两者是有区别的。‘愠’字表示内心有不平之气,‘怨’字是由心而发出来的不平之气。一个人要做到不把内心的不平之气发泄出来还比较容易,要想是内心根本没有不平之气就比较难了。所以,君子的修养是要以达到内心没有不平的‘坦荡荡’,对人如春风春雨,‘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泰’卦精神的体现,也是人道精神的体现。”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中的短短的三句话,其中包括了天道、地道、人道,包括了做人与做事的原则,多么丰富深刻!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它会出现在《论语》的开头了。那么,笔者用了这么多文字来解说这三句话,解释透了吗?解释全了吗?远远没有,我们还可以从三种境界来解释:第一句是初学者的精神,第二句是学成时的境界,第三句是得道者的境界。还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养生的角度等等许多角度去理解。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识、不同智慧的人都可以理解,但没有谁敢说自己的理解就是全面而透彻的。这些理解从何处来?从对原文的感悟而来。我们的感悟对不对呢?用“道”来回头检查一下看看是否符合,查查前人的注解看看是否一致,通过大家是否能认可看看是否能够被众人接受,这也就是“证”的过程。所以,我们说,理解中国经典不能不用“悟证法”,懂得了这个方法才能知道中国的“经”为什么是“经”而不是一般的书籍。再者,即使我们都弄懂了意思,我们是否真正完全做到了呢?假如还没有真正完全做到,那还不能算是学习好了。

(责任编辑:瞿佳珺)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论语说解》之学而第一(二)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论语说解》之学而第一(前言)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