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年少的时代作为背景,记录农村或者刚起步的城市底层生活,这是娄烨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一类导演特点。从一个新旧交替融合的时代中成长起来,决定了第六代导演的特点,叛逆和反思,他们的影片往往走向一个极端,而娄烨的《苏州河》相比较更为温和。和娄烨其他影片一样,主角通常是“无业青年”,打工妹,摩的男之类的小人物。《苏州河》里的牡丹,美美,马达,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
《苏州河》讲了一个爱情故事,像童话一样的故事,并非因为美好,恰恰相反,它是绝望的,压抑的,捉摸不定的。像童话一样美妙,但并不真实存在。
开头是美美和“我”的对话: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去找我吗?”
“会啊。”
“会一直找吗?”
“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啊。”
“……你撒谎,这种事只有爱情故事里才会有。”
影片里其实有两个故事,马达和牡丹的故事,美美和马达的故事。两条线交错进行,由苏州河引出,从“我”在河上漂流思考起,到最后“我”停止思考闭上了双眼,河流一直贯穿始终。
电影里的苏州河,破旧、衰败,甚至是肮脏。一个阴沉的语调缓慢的讲述着这条河流,讲述一个甚至自己都不相信的故事,就像一个孤独者的喃喃自语。气息压抑得让人窒息。也许“我”并不孤独,“我”有一条开心馆的“美人鱼”美美。她让“我”着迷,等在阳台上注视着她的一切细节,比如美美抱着手臂走过马路的姿态。但,“我”不相信美美讲的摩托车仔马达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到处都是,自己也能编。
马达,一个在苏州河旁边骑摩托车送东西的小伙子。他在这个城市找他曾经爱过的一个女孩子,牡丹。现在他失去了牡丹,因为他的谎言和欺骗。有一天,他找到了和牡丹长得一样的美美,和她讲他的爱情故事。再然后呢,也许美美爱上了他,亦或者美美相信了自己就是牡丹。美美和“孤独者”分手了。但,马达找到了牡丹,在一家卖伏特加的24小时便利店里。故事的结尾,牡丹和马达都死在了苏州河里。 马达和牡丹的尸体在雨中像标本一样陈列着,他的故事是真的。 美美还活着,而她一直以为马达是骗她的。在之后,她变成了真正的“牡丹”,马达爱着的牡丹,但马达已经死了。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情,马达和牡丹跳河自杀了,但他们在一起了,“我”和美美还在苦苦追寻着真爱。
但他们并不能互相理解,他们对于真爱的认知和所求根本不同。美美最终相信了爱情故事,因为她看见了躺在一起,永远在一起了的马达和牡丹的尸体。顺着苏州河离开了,在河边留下了几个字“来找我吧”。摄影师却不是马达,“我”说:"一切不会永远,只要我回到阳台上去,这个爱情故事就会继续下去,可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爱情。"
我不能理解,像美美那样的女子,竟然也期待那种故事里的的爱情,缱绻、决绝、至死不渝、从一而终。并且,在幻想破灭之后,她还要用一个极端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一个男人心中的分量。 对谎言的期待和自我否决,是人的通病,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软弱表现。 一句惊叹的终点往往是一连串的问号。 而爱情的宿命,不过是被抛尸荒野。
爱情的虚妄,本来就是生命的悖论。 就像人们总习惯用永恒来做形容词,但总是内外均品尝到酸楚。 世上没有一件事物是永恒,撕裂的残忍与痛苦,总让人对期待望而却步。 而爱情,却叫人义无反顾,破釜沉舟,这也正是苏州河告诉我们,为了爱,我们能做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可能里面会有欺骗,背叛等等,但我们还是要相信有爱。就像苏州河一样,开篇旁白说,所有的传说故事记忆都堆积在那里,使它成为一条最脏的河。但人们还是要依靠它生活。像娄烨的许多影片一样,《苏州河》属于地下影片禁止上映,也许影片采用的主体叙事风格真的不健康,不适宜观看,太容易将我们引入迷失的深渊,因为主体叙述,永远都是蛊惑人心的最佳药品。 事实上,我们永远不能设计爱情。 美美面对素未谋面的马达说:“你找谁。” 马达说:“我找你。” 大概这样的爱情故事永远不会发生吧。
娄烨解释《苏州河》说,“《苏州河》不是关于一个生命的两重生活方式的语言,而是一个寻找失落的爱情的现代人的精神漂流记。是马达的尤利西斯生命之旅——基耶洛夫斯基的影片(《指《两生花》,包括他《十诫》、颜色三部曲的风格——狗肉注)更多的是形而上学的生命体验,而我的影片还贯穿在寻找之中。
突然我想到张楚的歌词.
“我看见我们的城市,城市很脏 ,
我想着我们的爱情,它不朽,它上面的灰尘一定会很厚 。”
我想,这段歌词就是对这个电影最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张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