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信你收到了吗,相信你一定会回复的,我等着就好……”
《玛丽与马克思》是澳大利亚的一部粘土动画电影,它讲述了玛丽和马克思这对笔友书信交流长达二十年故事。
玛丽是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个普通小女孩,终日徘徊在灰色世界里不醒人事的父母不足以让玛丽拥有女孩子童年本该有的天真,没有朋友,夜晚只得独自在孤独的牢笼里哭泣,她希望的,只是有一个人与她一起分享生活中仅有的那一点点可以诉说的。也许是上帝的余光偶然间触碰到了玛丽眼角恰未风干的水珠,便心疼了。于是,玛丽知晓了远在美国的马克思的家庭地址,四十四岁的马克思患有自闭症和肥胖症,精神上的颓靡让马克思的生活里只剩下了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他已经不对人生再抱有美好的憧憬与想象,和他在一起的,只是颓废的活到离死去最近的一天,然后安静地睡去。然而从玛丽的第一封信加上一颗巧克力寄出的时候,跨越太平洋的距离,两个素未谋面的人拥有了彼此最渴望得到的东西——信。
演亚当?艾略特用粘土捏成的世界进行影片塑造想必是别出心裁的,非人的世界讲述出人类的情感想必会带有些许违和,但在这部影片里,呈现出的却是简单,纯洁。粘土人传递出现代真实社会对于孤独症患者遥远的距离感以及人与人相处内心深处最温馨的感情存在,对于人性的深刻剖析激起观众内心的思考,亦或是更加关注到像玛丽与马克思一样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的那群人。在那个世界里,或许生活在家人和朋友簇拥下的人类无法体会到,因为他们没有过连想要找到一个人说话都如此绝望的时候,然而在这个时候,在孤独症患者的眼中,整个生活的环境进入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黑的洞穴,或者是难以挣脱的泥沼。孤独与寂寞在内心搅拌,更可怕的是还要忍受另类的眼神与不屑一顾,《玛丽与马克思》也正是通过两位孤独人的惺惺相惜,和他们用书信传递的温情来唤醒人类对于特殊群体的温存。
书信,这种或许被信息时代的人们所遗忘的通讯方式在这部影片中被重新唤醒,信纸,信封,邮票以及街边的邮筒,这是两位笔友能感受到的最温暖最熟悉的东西了。信,沾染着最真实的笔墨,它不像言谈只是过眼云烟,停留在纸上的墨痕能够被永远保存下来,在未来的某一天,翻开彼此寄来的信,微微上扬的嘴角是此刻两颗孤独的心灵相互碰撞出火花最美丽的时刻。二十年了,玛丽与马克思都在为彼此的信而活着,也许封漂洋过海到达身边的字迹是两人生活下去的指望,还有每封信里放进的一颗颗巧克力,恐怕没有人能觉察出它到底有多甘甜。
影片的最后,二十年,玛丽终于鼓起勇气跨越太平洋去寻找生命中最重要的笔友,当他进入到马克思的简陋房间,发现他正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对面的墙上是密密麻麻的玛丽寄给他的信,玛丽的眼里含满了泪水,每一封信都无比清晰得停留在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马克思是睡着了吗?永远都不会醒来了吧,或许明天醒来,他还要给遥远的她寄信呢。
(责任编辑:张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