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影音专区 >> 悦影 >> 正文

小时代中回望《黄金时代》

2014-11-27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我们都是爱过的

—— 王臣《萧红传》

许鞍华执导在电影院上映的《黄金时代》,与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两个“时代”,显然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对比,一个票房惨谈而颇受好评,一个票房过亿而颇多争议;一个的受众面主要在文化圈子领域,一个的受众圈子相对较广但也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圈子。两个“时代”的内容也是截然不同,《黄金时代》是精神世界的相对富足而物质资源匮乏的“时代”,《小时代》则是物质层面充裕、但是精神价值观受到挑战和争议的“时代”。《黄金时代》受到文化界广泛关注的原因,除了目前兴起的对萧红文学的关注,还有电影本身的颇受争议的拍摄手法和拍摄方式,这种异乎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方式,一方面让观众产生了“陌生化”,也就更加增加了电影本身的文学性和教育性。但电影票房惨谈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

《黄金时代》三个小时的电影时长,剧中无太多激烈情节,也无太多能够振奋人心的时刻。但《黄金时代》的叙事也并非说教式的乏味和空洞,而是对萧红的一生以一种平淡柔和的方式娓娓道来。甚至,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背景音乐,就是在叙述萧红在悲惨的困境中挣扎的时刻,也只能听到人物和场景的细微的回响。在叙事方式上,制作人似乎想形成一种电影中的角色与观众间相互亲近接触的效果,在一些特定的镜头中,影片中的人物向观众叙述萧红的经历,从而使萧红辗转流离的一生通过179分钟时长的电影传达给观众。但这样的手法最终以观众的眼光看来,一部电影被拍成“教育纪录片”的效果,从而也可以知道为何《黄金时代》的票房趋于冷谈——一方面由于受众面相对狭窄,局限于文学文化圈子,另一方面更多的也是电影的处理方式与现代大多数电影观众的精神需求不相契合,正如评论中指出的:“人们来电影院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来受教育的。”

然而,从艺术手法和传达的精神价值层面来说,《黄金时代》可以称得上一部优秀的作品。我们如今更多的身处在物质层面富足的“小时代”,正如电影《小时代》中所展现的,青少年更关注的是自我的情感和物质需求的满足,这是“小时代”的特征。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身处于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饥饿、痛苦和战争,没有追求的方向,同时也就容易导致迷茫和失去本身的价值导向。我们再回首看看从前的岁月,也许能寻回一些人生价值的本真。

对于从未了解过萧红身世的人来说,《黄金时代》是一部让人费解的电影,影片中人物繁多,而且没有相对完整的叙事结构。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是相对的片段化和零碎化的。萧红辗转流离的不平凡的一生,是很难用短短179分钟的片长全部诠释和说明的,所以需要借助于影片中的人物的叙述来补充和完整电影的架构,也就形成了观众有如看“人物纪录片”的感受。但是作为艺术作品,《黄金时代》也有一些艺术的加工和虚构,并非完全的历史真实,例如电影中有关于端木蕻良和萧红之间的关系描写,相对夸大了端木蕻良的软弱和抛却萧红的无情,也反映了创作者的感情倾向。

《黄金时代》呈现的感情基调是平和而蕴含着淡淡的伤感。平和是电影最大的特色,也是《黄金时代》最为出众的表现形式,它既不采用动人的音乐背景渲染情感氛围,也不用激烈的矛盾冲突场景来满足观众的心理。整部影片没有能够特别能够打动观众的镜头或者场景,也没有能给观众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画面,但是整部电影有如清谈平和的一盏苦茗,微苦、青涩,但是却意蕴悠长,引人深思。也正如萧红的性格,爱了便爱,不爱便离开,痛苦便放手。萧红和汪恩甲、和萧军、和端木蕻良之间的感情,正是一种冲谈平和而纯真的情感,没有如同《小时代》中爱情的绚烂和执念,却是一种透过人性看清自己内心感情最原始的本真。也许,这也正是萧红作为女性伟大的原因,追求爱情却不执念于感情,而是更关注自己所身处的时代。

透过我们的小时代去看萧红的《黄金时代》,也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那个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代能作为“黄金时代”。它不仅仅是萧红创作高峰期的“黄金时代”,更是不同的人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黄金时代”。在那样的乱世时代里,“大时代”更激发了人们关注社会,关系国家危难的热气,也就涌现出许多诸如丁玲、鲁迅和萧红这一类的左翼文化作家。相较于《小时代》中的电影人物以情节和矛盾冲突作为故事的架构,《黄金时代》更趋于冲和矛盾,更趋于把萧红不平凡的一生以平凡的笔调来叙述,更多地留给了观众充足的思考空间,让身处于“小时代”的观众对那个时代和萧红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黄金时代》这部电影突出的艺术表现。

(责任编辑:张金龙)

上一条:《两杆大烟枪》——“盖•里奇手法”的演绎

下一条: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