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影音专区 >> 悦影 >> 正文

红酒杯里的人情冷暖——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感

2013-06-23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陈孝正终究为了前途放弃他爱的和爱他的郑微。陈孝正没错他只是选择了他认为更重要的:那就是摆脱穷苦日子。在当时的他看来那比虚无的爱情重要得多。

华衣、香车、美人,这是名利人眼中的世界。在他们眼中,似乎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被贴上了价签所有的一切都被金钱所衡量。无所谓错与对,每个人在这人生匆匆几十年中,都有着自己为之狂热的事和物。无所谓值与不值,就像钱对于贪官就如灵感之于画家。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物质究竟是不是我们人生的唯一价值,物质究竟能不能代替精神存在。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雨果曾说过:“物质的繁荣我们需要,意识的崇高我们坚持”。我想,大千世界中,支撑我们在苦难时坚持下去的,会有物质,但绝不关键在此,关键的是那一抹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从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褪色。

物质是叶,精神是滋养我们的根。没有根的滋养,叶何来繁荣茂盛。原山东副省长黄胜最终因为钱权二字自毁前程。当他在自己为官生涯上抹上黑色印记时,一定忘记了他母亲曾教导他的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三岁孩子熟知的话语却被无数贪官忘之脑后,走上一条不归路。有精神的支撑,名利双收明明就近再咫尺。但这咫尺却偏偏让无数人咫尺天涯。那些为一掷千金的生活奋斗的人们,何曾知道那看似平坦开阔的道路,最后等待他们的是万丈深渊,何曾知道那布满荆棘的羊肠小路迎来的是星光璀璨的夜空。湖州德清县新市镇83岁的拉煤老人陆松芳继2008年向汶川捐献1.1万元后,近日再次向雅安地震灾区捐献1.2万元善款。同样是花甲老人,那摔倒在地又勒索自己救命恩人的老人和陆松芳老人对物质和精神的选择是如此的对比鲜明,如此让人慨叹。

物质是柔和的月光,精神是夺目的阳光。月光再美,即使漆黑的夜晚没有月光的照亮,也还会有明亮的星星。而阳光,给予了万物生的源头,无可替代。所以,当陈孝正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时,说到:“你们只看到表面光鲜亮丽,功成名就的我,可是谁又想过其实我今天的成绩是以做人的失败换来的”。我想再来一次,他宁愿让郑微做他人生这栋大楼那一厘米的误差吧。郑微所带给他的人生的快乐远比名和利带给他的要多的许多。月光和阳光,若二者选一,这是一道难度为零的单项选择题。

物质是沿途的风景,精神是通往成功的路途。风景很美,但再美也终究是风景,代替不了成功和接下来应走的路。通往路途的尽头会有更秀美的风景,却有多少人却遗憾从未走过。“乱花渐欲迷人眼”,浮华的风景挡住了前进的脚步。

物质资源丰富的今天,也是精神最匮乏的年代。西方有句谚语:“You can’t have a cake and eat it too”。但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并不是那鱼和熊掌。当我们力图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寻找一种均衡,寻求一种联系,即他们力图将二者之间的替代性改造成互补性。当我们尝试将冷冰冰的产品赋予人性化的内涵,将追求利润的商业化行为和复归传统的文化性探索结合起来,这是属于将科技手段人性化的一种努力。具体结果和成败得失已经并不重要,就如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在推石头上山过程中所看见的花开花闭和云起云落,已足以回报在尝试和追求中所历经的艰辛与苦难。物质和精神的融合在此刻得到最完美的诠释。陈孝正若在开始和郑微一起奋斗,我想以郑微爱他的决心不会耽误他的功成名就,而他们的结局也会因此而改写。

红酒杯里晃动的不仅是灯红酒绿的靡醉,更有那酸涩的人情冷暖。当嘴里品尝到红酒的那份愉悦时,你是否也品尝到了人生的酸涩?

上一条:你静静听

下一条:你静静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