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木风草海 >> 风与木 >> 正文

瀚海阑干

2010-06-08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有些东西是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的,而有些东西是超脱于人世的,比如说,沙漠。

一。将军白发征夫泪

战争与沙漠总是难舍难分。因为战争,沙漠凭添几多挣扎;因为沙漠,战争又增多少恐怖。当我们在广袤的沃野平原上柴米油盐,灶小恰喂两人,竹影斜过纱窗时,有多少人还记得,在沙漠的深处,一营营的军人在于严寒酷暑为伍,他们在抵抗大自然考验的同时,也在防御着敌军的骚扰。风夜吼,碎石大如斗的沙漠,八月飞雪,狐裘不暖的沙漠。谁的眼泪滴在这滚滚的皇沙之上,却依然甘之如饴?一腔热血化碧涛,生为百夫长,死为壮士观。以青春和热血为代价,换取身后的夭夭桃花开的更烈。在乎什么生死呢?古来征战几人回……

漫天黄沙中,总有一条路是通往幽州台的。当陈子昂一身金甲登上幽州台时,面对万里黄沙,一曲与大自然溶为一体的(登幽州台歌)便喷涌而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年轻的边塞诗人们在烈烈的朔风中预示着大唐盛世的到来。

二。香雪海

广袤。孤寂。湛蓝的天空,炽热的黄沙。但切莫忘了绿洲。与沙漠而言,它是近乎香格里拉的一颗墨绿的珍珠。

牧民们靠着绿洲生存,从一个绿洲迁徙到另一个绿洲。绿洲中的树没有阴影,只有长长地绿绿的枝条。为了生存,必须节俭,在沙漠中,每一片绿叶都是一种奢侈。

新疆在祖国的西北部。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绿洲农业却在这片土地上崭露头角,原因在哪?上溯五百年,哦,原来是他,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他,在发配伊犁以后,改进发明坎儿井,为一方百姓谋福。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族宜。他是最后一位待罪的功臣。

像林则徐一般如沙漠绿洲一样牺牲自己造福他人的,还有很多,像周恩来总理,文革时,他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一场文革让总理少活了十年,那年白梨花早开,举国素白,是在为总理颂送行么?他们就像那6500年以来,在漠北的朔风里长着300年不死,死后300年不倒,倒地300不腐的胡杨林一般保卫着沙漠中的绿洲。

三。最后的眼泪?

人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么?

没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只有沙漠。

沙漠比人类更古老更沉寂更伟大。它一百年寂静,一千年寂静,一万年寂静。人类文明在这寂静的空间里得以无限的展示。却也在无限的消失。

历史上的科尔沁大草原原是水草丰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叔林草原,蒙汉人民在这里过着自由的游牧生活,这里是清朝皇后们的故乡,但现在,它在地图上的名字已经变成了科尔沁大沙漠!短短不到百年,疏林变沙漠,放眼全球,还有多少片树林供人类“改造”成沙漠!过度放牧,垦殖,樵采……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一起,让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劣。

哥本哈根大会无功而散,美国队、对气候谈判持消极态度,对转让先进能源技术设置障碍,美国前总统布什推出《京都议定书》……一件件,一桩桩。人类在无节制的破坏着环境,环境是否也在悄无声息的破坏着人类?

从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就在中国存在的沙漠,在人类灭亡七千年以后还会有吗?

没有绿洲的沙漠,或者还有?

救救沙漠……

(责任编辑:王玲)

上一条:幻使者(二)

下一条:【浮世骊歌】於潜旧事(六)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