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经典导读 >> 正文

QQ群讲座稿:《大学》026:诚意章解(六)(2013.10.22)

2020-05-22   作者:赵宗来   来源:文学院   点击:  

各位群友,晚上好!上次我们只讲了《大学》所引用的一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部分。我们把上次和本次所学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入鸟乎?”

【25】《诗》云:“缗(绵)蛮黄鸟,止于丘隅。”

【甲】诗经原文是绵蛮,微臣所作刺乱君。玄鸟所重在君主,绵蛮所重在士臣。

这里所说的《诗》,是指《诗经·小雅·绵蛮》。《大学》中引用作“缗”。“缗”音“民”,这个字的意思是钓鱼或串钱的细绳。

既然《诗经》原文是“绵蛮”,那么,是“绵”的通假字,不应该读“民”这个音,而应该读“绵”这个音。

《毛诗序》解释说:“《绵蛮》 ,微臣刺乱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印四)教载(叫在)之,故作是诗也。”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一个“微臣”所作。“微臣”指的是官职之中最低的“士”。“士”的俸禄很微薄,然而有君子之志。

根据《毛诗郑笺》的说法,当时是周幽王的时候,国家已经混乱,“礼废恩薄,大不念小,尊不恤贱”,所以才会作这首刺乱之诗。

所谓“不肯饮食(印四)教载(叫在)之”,是说朝廷不能使之保证生存所必需的吃喝问题,不去用正道去教化百姓,不能任用贤人,不能为百姓提供立足之地。

《大学》前面所引用的“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出自《商颂》,是祭祀殷高宗武丁的,因为高宗有仁德。那是从君主的角度来强调“遵道施仁”。

君主能“遵道施仁”,然后能任用贤人君子;贤人君子能得到重用,然后能百姓安宁;百姓能安宁,然后能得民心、得天下。

这里所引用的“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出自《小雅》。既然是“刺乱”的诗,当然也就属于“变雅”。这是从臣子的角度来说的。

君主不能“遵道施仁”,那么,贤人君子必然被排斥而离去;贤人君子被排斥而离去,百姓就不得安宁;百姓不得安宁,也就到了要改朝换代的时候。

【乙】绵蛮之意是小鸟,黄鸟之意在可爱。君主大臣有仁义,近者能安远者来。

“绵蛮”二字,有两种解释,《毛诗正义》解释为“小鸟貌”,就是小鸟的样子;《朱子》解释为“鸟声”,就是鸟的叫声。我们这里采取前一种说法。

“缗蛮黄鸟”,所说的是小小而可爱的小鸟,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臣子、士人职位卑微,但他们是国家和百姓的希望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典中所说的“士”,一方面是指学习并奉行圣贤君子之道的人,可以叫做“士人”;另一方面是指官员中职位最低的办事人员,可以叫做“元士”。

“士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读书人”,但是,按经典原则来说,并非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士人”。因为“士人”必须是“读圣贤书”、“立志于仁”的“读书人”。

“元士”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基层官员”,但是,按经典原则来说,并非所有的“基层官员”都是“元士”。因为“元士”必须是有道德修养的君子。

政令的颁行者,是“君主”;政令的制订者,是“公卿大臣”。“大夫”不能决定政令,确实落实和执行政令的官员。

很多人,包括一些学儒的“专家学者”,都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君主”了。这种看法的产生,是因为受西方舶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太深太大所造成的。

具体来说,就是把“君主”当成了西方“逻辑”之中的“概念”或“定义”,而不知到“君主”是一个“类象”。

从“类”的角度来说,秦朝之前的“天子”、“国君”,秦朝之后到清代的所谓“皇帝”,当今世界的“主席”、“总统”、所谓“天皇”、“女王”,都是“君主”。

从“象”的角度来说,任何组织、任何单位、任何群体的最高“领导者”,任何一个人的“心性”,任何一个人身体的“头脑”,都是“君主”。

假如说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没有“君主”了,那么,我们的“四书六经”就不不必学习了,因为其中所讲的几乎都是“为君为臣”之道。

“君”字,从“又、丨、口”。其中的“又”是右手之象,“丨”是贯通天地人的道之象,“口”是用来发号施令的。

总起来说,“君”就是手握着“丨”而发号施令的人。然而,知到“丨”是天地人的道之象,并遵循这个正直之道来颁行政令,才是施行“王道”的“王”。

知到“丨”是天道,并遵循这个天道来颁行政令,才可以称之为“天子”。知到“丨”犹如尧舜所定的规矩,是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并且颁行政令的时候不违背规矩、良心、良知,才可以是“明君”。

如果“君主”把“丨”理解为可以独断专行的权杖,那就是专横的君主;凭借这个权杖而胡作非为,那就是暴君;凭借这个权杖而虐民害物,那就是独夫民贼。

同样道理,“公卿大臣”、“元士”、“士人”,都是“类象”。君主“遵道”,然后能“施仁”;君主要“施仁”,必然“礼贤下士”。

君主于公卿大臣能“遵道施仁”,然后“大夫”、“元士”能心甘情愿地贯彻执行其政令,从而使百姓得到安宁。他们是直接与百姓相关的官员。

如果君主大臣有仁义,所颁行和制订的政令才能是仁政。在此情况下,“读圣贤书”、“立志于仁”的“士人”,才能得到肯定和劝勉。

君臣以及士人都能如此,国内百姓自然身心安宁。外国臣民一旦不能在本国得到身心安宁,就会前来归附;即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前来归附,也必然发自内心地向往。

【丙】小小黄鸟栖身处,也会精心选地方。士人大夫离开后,预示朝廷将灭亡。

士人和大夫是否会离开本国,前往外邦,要看君主和大臣是否“遵道施仁”。一旦君主与大臣自私自利,那么,元士、士人、百姓就会迫不得已地纷纷离开这个国家。

为什么说是“迫不得已”地离开呢?因为若非无缘无故,士子、百姓不会愿意背井离乡,更不愿意客死他乡。

当士子、百姓纷纷离去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这个朝廷,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了。请看《论语》之中的一段话: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海入于海。”

这段话所说的意思是,鲁哀公的时候,因为礼乐崩坏,乐人都离开了所在的鲁国。名叫“挚”的太师到齐国去了;

天子和鲁国国君一日四餐,每餐都有乐人奏乐,给国君的第二餐奏乐的名叫“干”的人到楚国去了,给第三餐奏乐的名叫“缭”的人到蔡国去了,给第四餐奏乐的名叫“缺”的人到秦国去了;

负责击鼓的名叫“方叔”的人进入了黄河流域,摇动小鼓的名叫“武”的人进入了汉水流域,名叫“阳”的少师,和负责敲击磬的名叫“襄”的两人到海边居住去了。

从这段话来说,执掌国家政令的国君,如果无礼,如果不以仁心待士子、百姓,那么,士子就会纷纷离他而去,当此之时,朝廷之中所剩下的官员是什么人,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一章的写法,很像“春秋笔法”。张岱《四书遇》中说:“非其官之罪也,故书其职;非其人之罪也,故书其名;非其心之亡鲁也,故书其地。”

礼崩乐坏不是这些乐人的罪过,他们不是不尽职责,不是人性不正,不是心有异心,但礼崩乐坏,必然失去朝廷中的贤人。

如果只是一人离开而去,也许问题还小一点,如今从掌管音乐的太师之下,众人全部离开而去,岂不是众叛亲离吗?

由此推断,离开鲁国的贤人不可能只有乐师吧?齐国以霸道治国,最终被篡权夺位;鲁国有圣贤君子而不用,最终亡国,岂非必然?

后世、当今、未来的执掌政令的国君,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希望着能“长治久安”,不希望有朝代的频繁变换。

毕竟朝廷黑暗的时候,国家不安的时候,难以“国泰”,更难以“民安”。每次朝代的变换,都会给国家和百姓造成无法挽回的危险和灾难。

【26】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甲】鸟兽尚知择安处,生而为人岂不知?惟有小鸟择枝宿,未闻树枝择鸟栖。

小小的黄鸟,尚且知到选择“丘隅”作为栖身之地。所谓“丘隅”,是指草木茂盛之地。当然也可以说,小鸟会选择站得稳、立得牢的树枝。

《诗经》的这一句,当然不是为了说鸟的事情,而是为了说明臣民的事情。有修养的臣子在选择的时候,是为了行道,而不是为了名利。

尚有良心的庶民在选择的时候,最低的标准在于能否衣食无忧,再高一点的标准在于能否身心安宁。

至于名利之徒、贪官奸佞,无论是在官位上,还是做庶民,都不是对国家百姓有利之人。不过,如果国家的教化得当,那么,这样的人就会减少。

所谓“鸟可以择枝,树不可以择鸟”,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的君主,不能选择臣民,但是,臣民却可以选择君主。

当君主失去臣民的时候,君主就不是君主了;然而,庶民没有君主,照样还是庶民。尤其是当君主残暴无道的时候,贤臣离去,庶民即使不能离去,也不会拥戴这样的君主。

《太平御览》卷六二○引《尸子》中记载,孔子问子夏说:“你知道君子怎么看待国君吗?”子夏说:“鱼失去了水就一定会死去,水失去了鱼仍然是水。”

国君不知到自己是水里的鱼,自己从水中跳到陆地上去,结果可想而知。不是水放弃鱼,而是鱼自己要离开水。

古人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君主若要遵道施仁,贤臣也是要遵道施仁,这也就意味着君臣同心同德。

【乙】当今国人多智叟,但愿朝廷早反思。但凭法治非治本,王道仁政能治之。

毋庸讳言,当今的中国人,无论身在什么地位,都看得到,国人已经有一些臣民移民而离开了中国,很多还没有走的臣民,也有移民的想法。

回避解决不了问题,强留也终究留不下人们的心。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想留关羽留不住,徐庶虽然身在曹营但心却在汉。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值得我们深思。

这是所谓“敏感”的话题,我们之所以会谈到这个“敏感”问题,是希望早一点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添乱。

一百多年来,我们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复杂的事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王道”几乎被西方列强的“霸道”颠覆了。

当初,中国在“文化”方面,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开始用西方的“文”来“化”我们的国人,中国的经典之“文”不仅不用来“化”人,而且还曾经铺天盖地地批判。

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完全把通向“华夏文化正道”的大门完全打开,于是,国人几乎失去了自己的信仰。

问题已经出现了,我们怎么解决呢?当今国人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是,离开中国,移民到外国去。这种“智叟搬家”的做法,当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国人习惯性地会想到的办法是,用法律惩罚。可是,法律惩罚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也是当今也必须采取的一个“治标”的办法。

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治本”。“治本”之法何在呢?在于从重点学习“西方”,转变为重点学习“华夏”。

“华夏”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有道德礼义。这就是要用华夏经典行教化,用华夏经典原则指导我们的政令。

“华夏”之道,在于王道仁政,是圣贤君子之道,是国泰民安之道,是天下太平之道;“西方”之道,在于霸道谋利,是小人之道,是崇尚竞争之道,是自私自利之道。

【丙】华夏之道通天地,若要谋利患无穷。但愿缓缓转方向,早日回归正道行。

为什么要转到侧重学习“华夏”?因为“华夏”之道是圣贤君子之道,也就是道德仁义之道,而“西方”之道是小人之道,是谋求私利之道。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义利”的选择,是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点。希望着我们的政府能够早一点转变重利的道路。

如果为了不断创造利益,用鼓励人们追求奢侈享受的方式,效法西方近三百年来的道路,那么,其后患是无穷的。

孟子说至少两次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生)食也;数罟(促古)不入洿(屋)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意思是说,只要不耽误农民的耕种收获时间,粮食就足够人们食用;如果不用网眼细密的网在大水池中捕鱼,鱼类就足够人们食用。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意思是说,只要不滥砍盗伐山中的树木,那么木材就足够人们使用。粮食足够吃,木材足够用,这是使百姓养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缺憾的方法。

大量占用耕地去建设城市、建造工厂,为了获取财富而诱惑人们提高消费,怂恿人们追求奢侈生活,就必然导致耕地减少,就必然大兴土木。

耕地减少之后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大兴土木之后的木材问题怎么解决?当然就要靠“科学技术”来解决,甚至形成对“科学技术”的强烈依赖。

于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东西,越来越被农民大量使用,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于是,有专家提出来,为了解决国人的粮食问题,要重视“转基因主粮”的研究推广,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于是,原始森林基本上存在得很少了,山林也因滥砍盗伐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气温不断上升,由此而产生或加剧的所谓“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物种灭绝越来越多。

于是,为了“不让死人跟活人争地”而施行火葬;于是,有了“平坟”的做法;于是,要建造“公墓”,而“公墓”要用钱买,而且二十年不缴费就不允许再存放骨灰盒。

于是,学生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专家学者要研究的东西越来越艰深;于是,农民不愿意再做农民,农家的子女没有人愿意留在农村,大学毕业之后更没有人愿意回农村去当农民。

于是,农村几乎都成了只剩下妇女、老人、儿童的地方;农村和城市里的家庭,没有多少能够夫妻、父母、子女能够团圆在一起生活,即所谓家不像家了。

为了加快财富的创造速度,为了减少消费的人数,于是,我们实行了“计划生育”,也就是不允许一部分人出生,而让允许出生的一部分人多一些享受。

为了解决“计划生育”所引发出来的问题,又有学者提出来要延迟退休年龄、抵押房屋养老的方式,这是违背王道仁政的措施。

还要大量建造“敬老院”,可是,天下有多少老人真正心甘情愿地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自己的儿女,到“敬老院”里去度过晚年呢?

如今,许许多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已经出现。我们抱怨什么,于事无补。我们在这里讲这些,只是希望我们的政府能早日从西方的方式上跳出来,回归华夏正道。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27:诚意章解(七)(2013.10.29)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26:诚意章解(六)(2013.10.22)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