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经典导读 >> 正文

QQ群讲座稿:《大学》005:从“知止”到“近道”(一)(2013.05.28)

2020-05-22   作者:赵宗来   来源:文学院   点击:  

各位群友:大家晚上好!《大学》讲座时间到了,我们先复习上次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知止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请大家先阅读三遍。

我们先简单解释一下此句的意思:知道自始至终坚守至善之道,才能有确定的方向;能够坚持去顶的方向,然后能够静心力行而不会被外在事物所左右;能静心力行,然后能心安理得;能心安理得,然后能思虑周详;能思虑周详,然后能得以达到至善之道。

万物都有本有末,都是由本及末;做事都是为了最终的目标,然后才开始行动。修身能知到由本及末,做事能知到达到至善的目标而不断向这个目标前进,就可以越来越接近大道。

接下来,我们依据经典、根据人生实际,加上我的个人理解,对此加以详细说明和发挥,以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1.知止而后有定:

【1】莫贪他人善待我,从我做起方可行。修身为善非交易,有诚有敬始有成。

这个“知止”,是从“止于至善”说起的,包括起点的“善”、从“善”到“至善”的过程,以及要达到的“至善”的方向。

即使我们整天为“善”唱赞歌,整天赞美他人的“善”,可是,就是自己不去保持自己的“善”,不想把这个“善”落实到心意言行上,这是自私、虚伪。

只顾享受他人的善待,却从来不想去善待他人,我们如果是这样的人,那就是自私;如果我们是这样的人,还盛赞他人的“善”,那就是虚伪。

批评别人自私、虚伪很容易,可是,基本上无济于事;保持自身的善心,落实到自身言行之中,这才是“知止”;只有自己知到一定要让自己朝着“至善”的方向不懈地努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避免偏离了“至善”的正道,这才是“知止”。

【2】立志学习君子道,坚持不懈以践行。休让利欲所左右,自暴自弃永无成。

其实,这个“知止”,也就是“立志”的问题。熊十力先生说:“夫求圣人之道者,必有高尚之志。未有志趣卑污,而可闻大道者也。故学问有基本焉,立志是也。”(以下所引熊十力先生的文字,都出于《读经示要》。)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一旦遇到事情,马上计较的就是对自己的利害、得失,那么,只能是“小人”,不可能走上“君子之道”。

即使是已经开始学习君子之道的人,也往往不自觉地就从利害得失方面去考虑问题。这需要有意引起自己的注意。

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谓“志”,也就是“士之心”。“仁以为己任”,也就是“士之心”。

如果不以仁为己任,而存心计较利害得失,就不可能做到“弘毅”,因为“有欲”。孔子说过:“有欲,焉得刚?”根本不想去除私心私欲,一旦遇到诱惑、威胁,就难以“止”住脚跟,就会做出偏离乃至违背“至善之道”的事情来。

只有立志于仁,然后能坚决不做不义之事,这也就是“有所不为”,这也就是“有定”。连这个“志”都不想立,别的也就无从谈起了。人能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为。

熊十力先生说:“苟志犹未立,则其人直是自暴自弃,更何望其能自责以強为学,而免于下流之归耶?”唯有立志之后,才能自我勉励,然后知过能改,然后能趋于至善。

【3】志非目标是方向,误解志字不可行。做事但能据仁义,事业人生自然成。

《礼记·曲礼上》说:“志不可满”。如果说心里想要高居于他人之上,那也就不过是想要在名利权势上凌驾于他人之上而已,终究是“小人”乃至“卑贱”,不是“君子之志”。

如果说想要追求学问知识高居于他人之上,或者想要追求道德修养高出他人,那也不过是要把学问知识或者所谓的“道德修养”作为自我夸耀的工具而已,与贪图名利权势者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如果说想要成为君子,想要成为圣人,那也是一种偏颇。至于说要超越君子、超越圣人,那更是痴人说梦。我们学习圣贤君子,是要学习圣贤君子之道、明达圣贤君子之心、有圣贤君子之言行。

如果说自己的志向只是想要成就某种事业,那么,这是所追求的不过是功利的成就。以仁义之心去做好自己该做得事,那么,所谓的事业成就已经就在其中了。熊十力先生说:“若本自私自利之意作去,则不成事业矣。”

如果说因为对朝廷的愤慨,就想要取而代之,而不是出于“救世之仁心”,那么,只能是“以暴易暴”,熊十力先生说:“以此为志,则是认贼作子,饮鸩自毒,乃以自绝生生之理,而不可复阳。岂不哀哉!”

【4】善到至善一条道,存心只遵此道行。人欲灭尽天理现,犹如水到渠自成。

“定”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说它“从宀(免),从正”。“宀”字,本来是从房子之象而来,这里所指的是人的“心房”。《说文解字》说,“正”字,“从止,一以止”。

所谓“一以止”,就是使自己始终遵循正道而行。合在一起来说,“定”,就是内心所想的,只是始终遵循正道而行,绝不偏离,绝不违背。

“有定”和“能定”是有区别的。“有定”是已经立下了“志”,并且要坚持去做,但是,能不能都做到,是尚不能确定的。王阳明先生说:“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成者也。”

“有定”,是有心如此去做;“能定”,是能做到如此。从“有定”到“能定”,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开端,在于自己认识到内心的天理,有意不让人欲侵扰。当天理充满的时候,即使有人欲来侵扰,天理也不被人欲所动,便是“能定”。

2.定而后能静:

【1】纵有狂风及骤雨,志如磐石似青松。岁寒不凋松柏性,泰山屹立不惧风。

“定而后”,也就是从“有定”到“能定”。可是,我们常常会有动摇。在没有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时候,庶民百姓没有不痛恨贪官的,但是,只要一涉及到切身利益得失的时候,往往就会去千方百计地托关系、走后门,其实,这不就是在让别人当受贿的贪官吗?

有些人在当官之前,是痛恨贪官的,刚开始当官、掌权的时候,也想要当一个清官,可是,当亲戚朋友来托他办事的时候,因为人情关系而无法拒绝,于是,很不情愿地开始放弃原则,一旦有了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破罐子破摔了。

能够立志于仁之后,就要在人情关、名利关、生死关之前毫不苟且。这不是没有人情,而是不徇私情;不是放弃名利,而是不求名利;不是舍生赴死,而是不计生死。

做官的人能够坚守原则而不徇私情,庶民百姓即使想要行贿,也不可能成功;做官的放弃原则,则会上行下效,到此时,即使想禁止庶民百姓,也必然屡禁不止。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诗经·大雅·荡》中说:“靡(迷)不有初,鲜(显)克有终。”意思是说,对于一般人来说,往往都有最初的“善”,可是能够始终坚守住“善”的却很少。

我们期望着人人都能始终坚守住“善”,但是,对不能坚守住的庶民百姓,切责无益;而君子就是要使自己做到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想要推荐子羔去担当费(必)城的行政长官,孔子听到之后说:“你这是在无意之中伤害人家这个孩子啊!”为什么说这是在无意中伤害子羔?

因为子羔虽然能“有定”,却尚未“能定”,就这样让他去做官,遇到较大诱惑或威胁的时候,就可能抵挡不住;因为子羔虽然有知,却尚未“知至”,就这样让他去做官,相当于让他用自己的人生、用百姓做试验。

因此,学习君子之道,就需要不断修养自己,使自己能够像磐石一样,不被狂风骤雨所动摇;使自己像青松一样,虽严寒也不凋谢。

【2】君子不因外物喜,不为自身得失悲。心不妄动则是静,天地不言四季回。

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能定”?孔子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我们能不患得患失,然后“能定”。

孔子这里所说的是“事君”,我们不管是“事君”还是做事,都面临着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是不是“鄙夫”的问题。

“鄙夫”是什么样?在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之前,担心能不能得到;已经得到了,又担心是否会失去。也许因为担心得不到,而又极想得到;因为担心会失去,而又绝不能失去,于是就开始放弃原则,苟且行事,走上歪门邪道了。

我们都学过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至少知到这篇文章。里面先说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景美则喜,另一种情况是景恶则悲。如果人的心和情被景物所左右,那么,我们的心也就被景物所役使了。

内心之乐,不凭借外在事物的时候,才是“自得其乐”,才能“不改其乐”。如果我们的乐凭借外在事物才能保持,那就产生了对外物的依赖。如果为得到而乐,就会为失去而悲;如果为成功而乐,就会为失败而悲。

学生不以上课学习为乐,而以下课放假为乐,则有乐有不乐;工作人员不以工作为乐,而以下班为乐,则有乐有不乐;人们不以日常生活为乐,而专门去旅游、玩游戏去寻乐,也必然有乐有不乐。

如此因外物而悲喜交加,当然不是“静”;“躲进小楼成一统”、“独守空山不见人”,也不是“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接近“静”的“不动”而已。

怎样才叫做“静”呢?先儒有言:“不是不动方是静,不妄动即是静。”天地动不动?不妄动。日月动不动?不妄动。天地日月不妄动,而四季自然循环往复,万物自然生生不已。

当我们内心“确定”了要走向“至善之道”以后,既然不是为了获得名利,那么,名利的得失自然不会扰动我们的“本心”,如此则能“当仁不让”,则能“虽千万人吾往矣”。

3.静而后能安:

【1】闹市专心是练静,避居山林是求静。有所依赖则非静,心不妄动即是静。

列宁年轻的时候,为了锻炼自己的定力,专门到闹市去读书。这是刻意去锻炼自己自己的定力,以便能使自己达到不受外来干扰的境界。

学儒的人,不刻意如此去锻炼自己,而是在家庭、国家、社会之中修养自己。在家庭之中,以仁善之心对待父母,就是在尽孝道;以辞让之心对待兄弟姐妹,便是在尽悌道。在国家社会之中,以诚正之心对待他人,就是尽忠讲信。

列宁的做法是一种情况,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离开众人,甚至离开父母家人,到深山老林里专门找一个没有任何人打扰的清静之地,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

这种情况虽然和列宁的做法完全相反,但是,都属于刻意而为,都是有所依赖。列宁的做法,是把闹市作为自己的“健身器材”;避居山林的做法,是把深山老林作为自己的“健身房”。所以,两者貌似不同,而实际上相同。

学儒的人,不需要专门准备的“健身器材”,也不需要特意寻找一家“健身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修心养性,无所依赖。

舒州和尚说:“世上有两种病最难医,一是见了驴不肯骑,二是骑上不肯下来。”前者是刻意而不为,后者是刻意而有为。君子“为所当为”,也就是“唯义所适”。

我们来从《易经》的“易简”、“变易”、“不易”来说明一下。“变易”相当于说“变化”,“不易”相当于说“不变”,但是,“变易”和“不易”不等于说“变化”和“不变”。

人为而有意地追求变化,不是“变易”;人为而有意地追求不变,不是“不易”。那么,究竟是“变易”和“不易”呢?明白什么叫做“易简”,就能明白什么事“变易”和“不易”。

“易”字,由“日月”两个“象”构成,日月无时无刻不在“变”,然而日月从来没有刻意求变,而只是按照本性、在其本位、沿着轨道、不快不慢地运行而已。就在日月自然而然的运行过程中,万物自然而然地生生不已。

《周易·系辞上传》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要想知晓“乾(天道)”,通过“易(日月运行之道)”就可以。“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个“好生之德”如何发挥作用?不妄动,则万物自生。

“坤”能“厚德载物”而无所不载。要想知晓“坤(地道)”如何做到“无所不载”,通过大地的“简”就可以知道。所谓“简”,意味着不有意吸引,不有意排斥,不有意选择,也只是在其位、行其事、尽其心而已。同样,也只是“不妄动”而已。

天地日月,虽然无时无刻不在运行,这是在“变”;但是,天地日月,永远不会有意运行,这是“不变”。符合“易简”之道,才是“变易”和“不易”。

做人之道,就是要效法天地之道,居于人之位、尽人之善心、行人之正道,如此而已。从利己、利人出发去行善,未必是善。人能从“本善之心”出发,脚踏实地地行走于“至善”之道,也就是“静”。

【2】色彩得宜而不炫,事多体劳而不乱。君子不争但尽心,不愠(运)不尤更不怨。

《说文解字》说:“静,审也。从青,争声。”徐锴(凯)先生解释说:“丹青,明审也。”一个“静”字,怎么会跟“审”和“丹青”联系起来呢?我们根据段玉裁先生的说法来做解释。

“审”的正体字是“審”,又可以写作“宷”。“宷”中的“宀(免)”本来是指房屋,这里则好比是“心”,“采”则是由“爪”和“木”构成,意味着用手采摘果实。

用心去辨别应该采摘什么样的果实,这也就是“宷”字,后来又加上一个“田”字,就成了正体字的“審”字。

如果强调“用心分辨”,那就是“审慎”、“审视”、“审判”、“审问”的“审”;如果从“用心分辨”的结果来说,那就是“详审”、“明审”而“得宜”,这也就是“静”字的涵义了。

因此,段玉裁先生说:“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宜,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

我们再从“静”字的“青”和“争”两个“象”来说明一下。在五行之中,青色对应东方、春季、仁、生机。人能从仁心出发,给他人、给人间带来生机与活力,这才是君子之心。

为什么还有一个“争”字呢?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无所争”,难道说君子把一切自己应该得到的都拱手让给他人吗?千万不可如此理解。这里所用的这个“争”字,是世俗之人的看法,因为在世俗之人看来,只有去竞争才能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一切,如果没有竞争就会一事无成。

山东历城童子江希张先生九岁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宗教的道理,被哲学科学两家所推倒,于是乎权力竞争的祸起,由外国又到了中国,这祸将来能教全球的人都死于竞争里头呵!”这话出自九岁的童子之口,但是,道理却深刻有据。

君子之志,在于成仁,即达到“至善”、“至诚”,而不在于达到某个具体的目标,更不在于追求名利。所以,只要是符合仁义的事,君子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去遵循正道去做,至于成败则并不强求,这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的道理。

孔子所说的“必也射乎”,是以参加“射礼”来说明“尽人事而听天命”的道理。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卿、大夫选取人才时举行的射礼;二是宾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朝见或盟会时举行的礼仪性射礼;

三是燕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宴会之类的场合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由地方官员在春秋两季举行而旨在学习射箭技艺的射礼。这四种都需要依据礼让原则,都不是纯粹的体能、技巧、胜负的比赛。其中以大射礼最为符合典范。

大射礼在堂上举行,两人一组,在升堂时相互揖让,表示敬意;在举行过程中,双方不能以胜负为念,而是各自充分展现其才能、技艺,不能弄虚作假,更不能耍阴谋诡计;

射箭之后,必然会有等级之分,但是,既已充分战时出了才能和技艺,则胜者无愧,负者无悔,因此,在下堂之时仍然互相揖让,并且互相敬酒,欢快而下。这才是符合礼义的做法。

为什么孔子又说“其争也君子”呢?这里的“争”,是因为人们往往把区分胜负的过程都看作是“争”,即使是在射礼上的那种行为,也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在“争”。君子在参加射礼的时候,只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技艺,不弄虚作假,不耍阴谋诡计而已。

“静”,首先在于“心静”,其次则是言行无妄。从“心静”来说,君子要做到的是“人不知而不愠”、“不怨天尤人”。怎么叫做“不愠”呢?

《说文解字》把“愠”解释为“怒”,段玉裁先生说应该解释为“怨”。其实,用“怨气”或“不平之气”来解释更准确。所谓“不愠”,也就是心中没有任何怨气、不平之气。只有这样,才不会怨天尤人。

一般人往往用“忍”来解决问题,但是,“忍”不如“不愠”。“忍”是把怨气和不平之气压抑在心,而不让它发作出来,表面来来是“静”了,其实,内心却难以“平静”。而且这种“忍”的方式会损伤自己,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则会损伤更重更多。

【3】女子在家家有女,生机永远不断绝。心无怨气行不妄,然后心安而理得。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安”字怎么解释。《说文解字》中说:“安,静也。从女在宀(免)中。”用“静”来解释“安”,因为两个字的含义相近,但是,并非完全相同。

所谓“女在宀中”,也就是女子在房屋之中的意思,同时还有房屋之中有女子的意思。前者所体现出来的是“男主外、女主内”,后者所体现出来的是“男婚女嫁”。

男女应该有所分工,“男主外、女主内”便是最合情合理的分工方式,可是,这种合情合理的分工方式,因为近百年来的特殊情况而遭到了几乎是彻底的破坏,由此而导致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明显。《礼记·昏(婚)义》说:“男女无别,大乱之道也。”

相比较而言,女子在家比在外会更安全一些,不仅自己会多一些安全,而且能使上面的老人和下面的孩子都得到较好的照顾,能使在外面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在回到家里以后可以好好休息并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静而后能安”的“安”,其中的“女”字代表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本性之善,就好比找到了“家”;坚守着“善道”,而不为任何外事外物的影响产生妄动,才能安心地守住“善道”,不为得失、死生而产生不安。这也就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不是不思进取,更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或打击,都能安心地坚持善道,继续修养,把事情做到最好。

再从“男婚女嫁”来说,有了男婚女嫁,然后才能生于子女,如此世世代代,则人生繁衍不绝。一个人自己坚守善行,能自身心安;能使周围的人也坚守善行,则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安宁。

男婚女嫁,进而成为一家。男女双方,只要一方能静能安,就能感化另一方,从而使家庭安宁和睦,使更多的人向善,进而使国家、天下增加安宁和谐。起点就在于“修己以敬”。

常常让人不能心安的原因,往往就在于私心私欲的考量。一旦有一丝一毫的私心私欲,便有可能在名利得失、生死存亡之时犹豫不安。因此从“静”到“安”的路,也就是从“除净私心私欲”而到“心安理得”的路。

今天的讲座,暂且就到这里,下次我们继续讲“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寄语:

圣人传我稻菽麦,可以播种可以食。莫学杂交基因转,化肥农药莫用之。

经典并非饭和菜,加工制作自操持。不加任何添加剂,自然甘美人乐之。

上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06:从“知止”到“近道”(二)(2013.06.04)

下一条:QQ群讲座稿:《大学》004:“大学之道”的“宗旨”(2013.05.2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