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书院风采 >> 正文

【云尘子专栏】大学说解01

2012-12-09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朱注:

(大,旧音泰,今读如字。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於至善(4)。

注释:

(1)大(da4,旧音tai4)学:《小戴礼记》(简称礼记)中的一篇,是系统阐述修身治国之道的一篇专论,北宋时,程颢、程颐将它与《中庸》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加上《论语》和《孟子》合成为“四书”。道:在此相当于“宗旨”。(2)明明德:使明德显明。明德:天生而具备的善性品德。(3)亲(qin1,朱子读作xin1)民:使民亲近。朱子把“亲”解释为“新”,使民众道德更新。(4)止於至善:以至善为立足点、行动原则和最终归宿。至善:符合大道、自然而然的善,无私无为的生生不息。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把内心本来具备的如日月一般光明的德行显明出来,在于使民众亲近归附,在于把无私无为的大道作为立足点、行动原则和最终归宿。

朱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说解:

“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人生八岁入小学,而教以礼、乐、射、御、书、数——此六者可谓之“小六艺”,皆为应用性或技术性的知识技能。自十五岁而入大学,教之诗、书、礼、乐、易、春秋——此六者可谓之“大六艺”,皆为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谓“大学之道”,就是修身治人之道。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为《大学》的“三纲领”。“明明德”是自我修养,“亲民”是推以治人,“止于至善”是合而言之而达到内圣与外王双修,达到天下太平。

“明明德”是使“明德”显现出来。人由天地而生,得日月之光,所以,“明德”是与生俱来的,只要这种明德不被外物遮蔽,就能保持善性。这种“明德”与天地日月一样无私无为,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所以,后天的修养并非增加自己的德,而是把与生俱来的心性充分发挥出来。能够借助于后天的修养使它不断扩充,就能使它显明于内心、照耀天下。明德被遮蔽就谈不到自我修养;明德不显明于天下,便达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这是自我修养的途径。

“亲民”是推己及人,使天下归仁,使民众心悦诚服。这是君子从政的原则。“亲民”不是从政的君子自己有意亲近民众,而是像天地生养育化万物那样,不居功、不主宰,将自己修养之后的明德充分扩充,施展于从政的过程之中,从而使民众自然而然地归附,不把名利的诱惑与武力的压服作为首要的方式,不把自己凌驾于民众之上。所以,无论是君还是臣,都不应自高自傲、居高临下,以教化者自居,而应与民同其心。

“止于至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至善”是什么境界?是天地无私无为的境界,兼融至刚至健、至柔至顺的境界。“善”还是有痕迹的,“至善”则如天地生物而无言,已无善恶之痕迹可寻。“止”本来是指脚趾。脚趾有站立的功用,所以可以引申为立足点;脚趾有行走的功用,所以可以引申为行动;行动必然先要知道方向,所以可以引申为最终归宿。君子无论是修身还是从政,都需要立足于至善,以至善为行动原则,使至善普及于天下。这也就是“内圣”与“外王”兼备的境界。

原文:

知止而後有定(1);定而後能静(2);静而後能安(3);安而後能虑(4);虑而後能得(5)。物有本末(6);事有终始(7)。知所先後则近道矣(8)。

注释:

(1)知止:知道如何立足,知道行动原则,知道最终归宿。有定: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和志向。(2)静:心的宁静,不浮躁妄动。(3)安:心安于所处之事、所处之位。(4)虑:通过思考而加以选取。(5)得:得道,达到至善的境界。(6)物:事物。本末:本来指树根和树枝,引申为先有根本而后有生长、花果。(7)终始:先知道最终方向,然后重视从开头做起。(8)知所先後:知道前后的顺序与步骤。

译文:

知道如何立足,知道行动原则,知道最终归宿,然后才能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和志向。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和志向,然后才能有宁静之心而不浮躁妄动。有宁静之心而不浮躁妄动,然后能心安于所处之事、所处之位。心安于所处之事、所处之位,然后能通过思考而加以选取。通过思考而加以选取,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事物先有根本而后有生长、花果。做事要先知道最终方向,然后重视从开头做起。知道前后的顺序与步骤,就能逐渐接近大道了。

朱注: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后,与后同,后放此。○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此结上文两节之意。)

说解:

一个人不知道立足于何处,无法存在,更谈不到以后的一切;不知道行动的原则,很容易中途出错;不知道最终归宿,难以避免误入歧途。知道立足点、中间过程和最终目标,才有可能具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和志向。所以,“明德”侧重的是心态问题,“亲民”是行动原则,“止于至善”侧重的是最终目标问题。

能够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才能不为名利所动;能够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志向,才能不妄动,有步骤地稳步前进。熊十力先生《读经示要》中说:“读经应持如何态度,二三子之问及此也,其意何居?古之学者,于《六经》共相尊信。其或有妄疑者,盖极少数耳。如宋时,欧阳修疑《系辞》,苏轼兄弟毁《周礼》,李觏、司马光疑《孟子》,此皆智小而不足以通微,识短而不足以见大,故妄疑耳。今之学者,以疑古为名高。其与《六经》大抵视为疑与信二者之间,慎择其一欤?”(第237页)这是心态问题,对大道持怀疑心态,要想近于道也就不可能了。又说:“夫求圣人之道者,必有高尚之志。未有知趣卑污,而可闻大道者也。故学问有基本焉,立志是也。昔者阳明有《示弟立志说》云:‘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第239页)这是志向问题,志向不坚定,行动不违背道义就很难,要近于道更不可能。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必然有步骤。任何人都有至善之性,要成为君子、圣贤,也需要一步步地扩充修养;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也会有波折甚至倒退。知道了不妄动的道理,然后才能知道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去达到志向。为已经过去的成绩而陶醉,或为过去的失败而颓丧,是心不安的表现;为未来的可能性成功而陷入幻想,或为未来的可能性失败而居丧,是心不安的表现。所谓心安,就是安心而且快乐地做好当前该做的事,无论现在处于什么境地都不影响对大道的追求。

所谓思虑,就是通过思考而加以选择,选择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冷静。思考问题需要冷静,不为名利所动才能冷,不躁动和妄想才能静。冷静也不过是心安的表现。为名利所动,所进行的选择很难不偏离道义;在躁动和妄想中思考,所思考的东西很难完全符合道义,更容易使道义陷于空谈。因为孔子能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能“无可无不可”,所以才成为至圣;因为战国诸子多汲汲于被当时所用,甚至为个人名利富贵而游说于诸侯,所以,其学说多有偏颇而未达于大道的境界。急躁冒进、操之过急、急于求成,都是很容易背离道义的做法。

安下心来进行思虑,所进行的选择会最大程度地减少错误和不足,从而会最大程度地接近大道。大道是至善的。从《中庸》中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来说,人的至善之性就是与生俱来的,此心一旦遇到外在的事物就会有所动,此心一动,就需要自觉地依据道义来加以节制,就像“克己复礼”一样,当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时候,我们的心与外物就能合一了,这种心物的合一,便是“无为无不为”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大道的境界了。善之最高处就是德,德之最高处就是道,道也只是自然而然。

万事万物都有根本和支干,根本是支干得以生长的前提,支干是根本生长的必然结果。一粒种子要发芽,必然先生根;一棵树木要生长得茂盛,必然根扎得深。所以,我们把精力是先用在根本上,还是先用在支干上,就不言而喻了。万事万物都有起点和终点,有终点必然有起点,有起点才能有终点。为什么这里说“终始”而不说“始终”?这是告诉我们要先知道终点,也就是知道志向的最终归宿是什么,然后从起点开始做起。不知重点与归宿,不知会走多少弯路,甚至会误入歧途。能够知道什么是应该先做的,什么是应该后做的;能够知道先确立志向与目标,又知道从起点一步步做起,就可以逐渐接近大道的境界了。这里指明了接近大道的途径,犹如老子所说的“知阳守阴”,即从最根本的做起,而追求更高的境界。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1),先治其国(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3);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6);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7);致知在格物(8)。

注释:

(1)欲:想要。天下:指天子所统辖的地方总称。从今日应用来说,也可以说就是国家,范围也可以扩大到全世界。(2)治:本指“使水平”,此指“使国平”。国:指诸侯的封地。从今日应用来说,也可以说是省与直辖市之类。(3)齐:使人在道德修养上向圣贤君子看齐,同“见贤思齐”之“齐”。家:指士大夫的封地。从今日应用来说,也可以说是家族、家庭。(4)修:早道德上修养。身:自身,自己。(5)正其心:使自己的心态端正。(6)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真诚。(7)致其知:使自己在知识与智慧上得到提高。(8)格物:对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道能够感知,目的是为了与心相通,认识自己的本性。

译文:

古人要使明德显明于天下,需要先能够使诸侯国安定平和;要使诸侯国的百姓安定平和,需要先使士大夫封地内的百姓向圣贤君子看齐;要使士大夫封地内的百姓向圣贤君子看齐,需要自己先修养好道德。要自己修养好道德,需要先使自己的心态端正;要使自己心态端正,要先使自己的心意真诚;要使自己心意真诚,需要先使自己在知识与智慧上得到提高;要使自己在知识与智慧上得到提高,在于对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道能够感知。

朱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治,平声,后放此。○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心者,身之所主也。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

说解:

前面的三纲领提出了修身治国的总途径,这里提出的八目则是更详细的步骤。所谓八目,就是指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以上一段是从末到本的顺序,好比是从众多的树梢追寻到树干、树根,是从最高执政者来说,所要求的是最高执政者以及平天下和修身的步骤和原则;下面一段是从本到末的顺序,好比是从树根而生发到树干、树梢,是从庶民的角度来说,所提供的是每个庶民的修身步骤,以及修身之后可以从政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只要遵循这个步骤进行,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最高执政者。

最高执政者要“明明德于天下”,所讲的是“明明德”,而不是用权力去控制天下,所以,最高执政者自己的“明德”是最重要的,这是“王道政治”的方法和步骤,而不是“霸道”。日月无光,无法给天下带来光明;日月之光,要无私地普照天下。空言天下的太平实在太空洞,所以,需要落实到下面的每个步骤之中。

天下由各个诸侯国构成,只有每个诸侯国都能安定平和,天下才会太平,这就要求诸侯国的国君自身端正。诸侯国中掌握权力的是士大夫,士大夫的封地内的百姓能够有道德修养,诸侯国也就能安定平和。士大夫要带动百姓提高道德修养,自己就必须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是说,大环境要好,必须有每个小环境都好;要想大环境好,对上一级的道德修养的要求就更要高一些。在道德修养上,只能坚持对上级的高要求,也就是要注意上行下效。所以,一旦出现了问题,先不要把责任推给下极。

每个人都需要修身,越是级别高的就越需要注意。怎样修身呢?首先,就是要自己先端正自己的心态。坚持道义,而不能存私心、求私欲。其次,正心要以心意真诚为基础。或许因为修养不够而犯过失,如果心态端正了,又是出于真诚之心,那么,一方面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另一方面也容易得到人们的宽容。其三,诚意以提高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知识广博为基础。拥有了真知和丰富的阅历之后,更能体会诚意和正心的必要。最后,智慧的提高和知识的广博以“格物”为基础。感悟天地万物是如何生生不息的,由此而感知天地万物之本性、本心,除去个人内心的私欲。这是从修身之“末”到“修身”之“本”的方法,没有“修身”之“本”,就像树木无根一样。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1)。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物格:通过对天地万物的感知,而使自己的内在本性得以显现,也就是恢复自己的“良知”。

译文:

通过感知万物的本性而认识自己的本性,然后才能使知识与智慧得以提升。知识与智慧得以提升,然后才能心意真诚。心意真诚,然后才能使心符合正道。心能符合正道,然后才能使自身提高修养。自身修养提高,然后才能使士大夫封地内的百姓有见贤思齐之心;士大夫封地内的百姓能见贤思齐,然后才能使诸侯国的百姓安居乐业。诸侯国内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朱注: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去声,后放此。○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矣,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意诚以下,则皆得所止之序也。)

说解:

前面的从“欲明明德于天下”到“致知在格物”,告诉我们的是最高执政者平天下的步骤与原则,是从上向下说、从大向小说。接下来是从下向上说、从小向大说,适用于任何想要成为君子、想要兼济天下的人。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感究,得到知识然后上升为智慧。这个步骤需要的是对自己本性的认识,认识内心的“明德”。天地万物无不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而生生不息,因此,人的修养也需要认识自己的本性,使这种本性不被外在的名利欲望所遮蔽,这样显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仁德与智慧。

具有仁德于智慧,然后效法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而使心意真诚。万事万物没有自私自利之心,天地没有私心私利,人要效法天地之道,才能使我们的心不会被名利私欲所左右或遮蔽。什么叫做“意”?从字的构成来说,“意”由“心”与“音”构成,也就是“心之音”。在没有遇到名利的时候,我们的心一般来说是平静的,但是,一旦遇到名利诱惑,我们的心也就会被触动,由此而发出声音。就在这种心音发出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道义、礼仪加以节制,使之不偏离本性,不违背道义。

心有所动,便能用道义和本性自我节制,才能保持端正的心态。“正”是什么?也就是“止于至于善”。“正”字上面的“一”,也就是“道”、“太极”、“至善”。下面的“止”字本来是指脚趾,又可以代指脚。脚是用来站立的,是用来行走的,行走必须先知道目标,所以,“止于一”也就是立足于“至善”、行走在“道义”上、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假如我们的内心有一己之私、一己之念,就很容易偏离“至善”之“道”,当然不可能“心正”。

当我们的心能够立足于“至善”、一言一行都用“至善”来加以节制、又不断向最终目标行进的时候,才能说我们的修身符合君子的要求了。无论天下有多大,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所以,所有人都需要重视自我的修身;任何一个人,要行仁于人间,要担当道义的责任,都需要以修身为基础。以上所说的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步骤。

能修身才能成为君子,成为君子之后,还要看才能与道德情况才能决定是否能兼济天下。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能担任士大夫。同时,“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一个士大夫在自己修身时,带动封地内的百姓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使所在的封地里的百姓安居乐业。其关键是,“其身正”,否则,“虽令不从”,又如何能治理得好呢?

各个士大夫能够注重自我修养,各个士大夫的封地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需要这个诸侯国的国君注重自我修养,从而带动和影响各个士大夫;士大夫能够把自己封地内的百姓治理好,才有可能成为诸侯国国君。前一个意思是说上级能自正才能去正人,后一个意思是说选贤任能必须保证是所选任的是真正的贤能之人。

天下是天子(就像当今国家的最高执政者一样)所管辖的所有诸侯国,如何能使天下太平?首先天子自己要注重自我的修养。秦清之际的世袭国君如果不注重自我修养,所拥有的天下将难以长久,更难以太平;国君世袭制被废除之后,《春秋》中所主张的“天子一爵制”、《书经》中所提倡的“禅让制”也就可以实行了,在此情况下,天子也必须是由选贤任能的方式来解决,这是在秦清之际所不能明白地说出来的,现在却可以说了。在天子也可以由选贤任能的方式产生和接替的时候,能够使诸侯国内的百姓太平安定的诸侯王,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也就可以通过选贤任能的方式成为天子了。

这也就是说,要使天下太平,要注意“上行下效”,责任越大、地位越高,就越要注意道德修养;每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不同,所能担任的职务也就不同;任何人只要道德修养达到了要求,都有可能成为执政者,包括成为最高执政者。没有这种道德修养的人,将会有害于百姓、国家、民族。

原文: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其本乱而末治者(3),否矣(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5),未之有也(6)。

注释:

(1)天子:国家的最高执政者,效法天道治理国家的人。庶(shu4)人:没有官爵的人,平民百姓。(2)壹是:都是这样。(3)本乱:根本事情混乱,根本问题是指修身。末治:达到很好的治理结果,末是指治政。(4)否(fou3):不可能。(5)所厚者薄(bo2):对应该重视的重视了却最后被轻视。(6)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情。

译文:

从地位最高的天子到普通百姓,全都要这样把修身作为最根本的事情。那种根本事情处理不好却要最终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结果,是不可能的。那种对应该重视的事情已经重视了结果却又被人轻视,那种对本来应该重视的事情不重视结果却能被人重视,是不可能有的。

朱注: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壹是,一切也。正心以上,皆所以修身也。齐家以下,则举此而措之耳。)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两节结上文两节之意。)

说解:

这是对“三纲”、“八目”的总结归纳,强调无论是天子还是平民百姓,在这个方面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都必须把修身作为根本。平民百姓人人能够修身,则必然天下太平安定,可以有资格成为执政者;执政者能够修身,则能“明明德”、“亲民”而至于“至善”的境界,不修身则无执政资格。

任何植物要生长得茂盛而且长久,都需要把根扎得深一些,并且要尽量伸展开来;所有的人,不论是贵为最高执政者还是一个平民百姓,个人的修养都像植物的根一样是最重要的。不知修身的人,做人做事做不好;不知修身的执政者,不可能把所治理的地方治理好。能够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在有机会的时候才有资格从政,所以,执政者要注意选拔举荐这样的人来从政;能够注重自我修养的执政者,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才能使民心自然归往,从而把所治理的地方治理到最好的程度。可是,从根本上做起,见效往往比较慢,所以,急功近利的人总是不重视根本,甚至会本末倒置。这是我们所必须注意的。

从重视自我的修身,然后推及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应该重视的是修身,当我们把修身问题切实重视起来之后,才能使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最好的效果,已经重视了修身,结果却不能使家齐、国治、天下平,只能说对修身重视得不够,或者是方法不当;没有重视修身,却想要达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结果,那是不可能有的事情。我们总是想用简便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是用名利去诱惑人,或者是用武力去胁迫人,却不重视自身的修养,即使他人能够一时服从,也终究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不可不慎。

原文:

此谓知本(1),此谓知之至也(2)。

注释:

(1)知本:知道根本问题在哪里。(2)知之至:格物致知的最重要问题。

译文:

能知道从修身做起,这叫做能知道根本,这是格物致知的最重要问题。

朱注:

此谓知本,

(程子曰:“衍文也。”)

此谓知之至也。

(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

说解:

儒学所重视的,就是培养君子品德,进而成政治国。君子品德修养,是达到“内圣”境界的前提,同时,也是达到“外王”境界的基础。个人不修身,不能成为君子,也就只能混迹于小人之中,只能在利欲之中沉浮飘荡,不知道究竟为何而生存,不知道究竟何为道义。执政者不修身,就不能自明本性,谈不上“止于至善”,只能用名利诱惑、武力强迫或者阴谋欺骗的方式管理政事,等到危害到百姓又危害到自己的时候,却已后悔莫及。《大学》前面说过:“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任何人不修身,都难以做到“知止”、“顶”、“静”、“安”、“虑”、“得”,所以说修身是格物致知的最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薄其一)

上一条:【云尘子专栏】大学说解02

下一条:【云尘子专栏】大学说解04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