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影音专区 >> 悦影 >> 正文

等待幸福——《幸福终点站》

2011-04-13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幸福终点站》,一个令人愉悦却又只能每每让愉悦戛然而止的片子。

很多人,不,应该说每一个正常的,积极的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地追求幸福。但是追求这种东西,往往是盲目的。方向无从确定,目标无法知晓,路径无法看清,穷尽一生下定死心追求到最后才恍然知晓这一路枉途,慨然一生虚妄,多么凄凉而又难以跳出的人生宿命。

有没有一种方式,能让追逐幸福的脚步不再茫然,能让脚下的征途不再坎坷?《幸福终点站》用一种比较逆向的思维给了我们一种答案:如果幸福不肯让我们追,就淡然地自己生活,与人为善,等待幸福来追我们吧。

这看似是一种比较宿命论的处理方式,其实蕴含着的是一种云淡风轻的生活方式。把一切都看得淡一些,幸福也是一样,我自过我的生活,不奢求太多。主人公被“软禁”在机场大厅,没有了身份,甚至因为本国的战乱连货币都无法使用,没有入境许可,不能进入美国,没有护照,又不能回国。真是到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地步。但是主人公很淡然地就接受了这一切,他执着地等待着这一切的改变。在影片当中,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到“等待”这种行为的存在。星期二装有主人公“饭票”的垃圾箱会开箱,请等待;国内战乱,不能回国,请等待;女主人公两个星期飞回一次,请等待···这些还算是很正常的一种等待,但是当故事进行到了尾声,主人公找到了父亲需要找的人,正要索要签名时,萨克斯风乐手再次告诉夫斯基:“演出就要开始了,请你等一下好吗?”这次的等待,感觉是很刻意地,因为没有这次等待,故事也可以很顺利的完结。细微之处,可见导演真的在讲这个等待的哲理,而且怕我们这些学生没有看懂,最后还很刻意地点拨了一下,真有点煞费苦心的感觉。

很多人都怀疑,夫斯基最后是否因为等待而得到了幸福。最后女主角不是也没有和他在一起吗?这其实涉及到另外一种定义幸福的方式,失去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是什么,是把自己所有想要的一切都拿到手?要什么有什么,是否是一种幸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并不是在这里说缺憾美这种东西,而是在说,幸福若即若离其实已经是幸福,看到自己希望的人幸福也是一种幸福,即使这种幸福不是自己能够给与的,即使这种幸福意味着失去。夫斯基最后得到机场人员的认可与尊敬,完成了使命,战乱得到平息,自己也已经可以回到家乡,这些都是幸福,等待九个月,在前途未卜中等到了这些全部。如果当时夫斯基误入了换岗的骗局,那么很有可能他到最后还在联邦监狱中呢。

女主角最后告诉夫斯基,拿破仑的爱情终结于“宿命”。夫斯基得到进入纽约的许可,女主人公也回到了自己一直喜欢的人身边,这不能说不是幸福的。39岁的她仍旧愿意等下去,那么她一定也能等到幸福的那一天。夫斯基也许是她最喜欢的人,但是那个她等了22年的男人才是她最爱的人。

由这些看来,《幸福终点站》给我们上的哲学课是,等待幸福,因为幸福其实是很快的,我们没有追逐她的本领,那么就只能淡然地接受静候她的“宿命”。

(责任编辑:林子力)

上一条:论魔王的诞生

下一条:是什么让“阿怪”跃然现实——《荒野生存》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文学院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济南大学文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2024